课件编号17471773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线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339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省,线上,答案,试题,语文,期末
  • cover
2022-2023(上)九年级线上教学摸底检测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找出错字并改正。(2分)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古诗文里_____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_____……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_____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_____,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 B.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 C.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 D.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阜新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 A.“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是动宾短语。 B.“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 C.“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这个句子中“人和事”作主语。 D.“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5.名著阅读。(5分) (1)不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驷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 B.《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C.《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2)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名著具体情节,写出你从人物的身上得到的启示(3分) 简爱 保尔 祥子 许云峰 6.古诗文默写。(10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 (2)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3)鸡声茅店月,_____。 (4)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5)乡书何处达,_____。 (6)_____,思而不学则殆。 (7)《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山间早晚的句子是_____,_____。 (8)我们经常用《无题》一诗中的_____,_____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7.对下面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明月”贯穿全词,咏月兼怀亲人,表达词人豁达的胸襟。 B.《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中的“益”和“清寒”,写出了月色如水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