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76164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16张PPT)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30576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6课,动荡,春秋,时期,课件,16张
  • cover
(课件网) 约BC 2070年 约BC 1600年 BC 1046年 BC 770年 夏 商 西周 东周 BC 221年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记述了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历史。 《春秋》为鲁国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相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公元前770-前476 公元前475-前22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上:劳动工具改进 《管子》记载:春秋时 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材料: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盐铁论·水旱》 思考: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之前相比有何好处? 铁犁牛耕的意义: ①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精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春秋珍品莲鹤方壶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纺织业 煮盐业 漆木有柄鼓 商品交换市场 3.商业发展的表现: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 私田产生 精耕细作 公田荒废 诸侯势力壮大 周王室衰微 分封制逐步瓦解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王室衰微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诸侯崛起,争霸 3、结果: 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 2、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不再听从王命。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1、原因: 2、表现: 故事2———债台高筑 “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追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故事1———射王中肩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 故事3———问鼎中原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想一想,周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 政治威 信丧失 经济能力下降 军事遭受威胁 三、诸侯争霸 1、背景: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互展开争斗; 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打着“尊王攘夷”旗号进行征战。 2、经过: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晋文公 齐桓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楚庄王 孟子(BC372-BC289) 史料研读: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共483次。这些军事行动和朝聘盟会实际上是大国对小国的掠夺。……此外,小国人民还得为大国统治者服兵役和劳役。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 1.争霸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灾难 三、诸侯争霸 3、影响: 2.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 三、诸侯争霸 3、影响: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3.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促进民族融合 三、诸侯争霸 3、影响: 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农业: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 手工业: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及漆器制作都有相当发展。 商业:商业活动十分活跃,金属货币越来越广泛流通。 春秋时期处于动荡状态,西周分封制逐步瓦解。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 主要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