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地 理 晨 读 湘教版七上 第三周 1.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必须 因地制宜,如自然 状态下的干旱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也要解决决灌溉问题。 2.与工业建设: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 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 3.其他:建设项目的确定,交通线路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开发,地区发展规划的编制,都离不开地理学的原理和技术。 4此外,在解决全球性的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理与风土人情 阿拉伯人的服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那里气候炎热少雨,以沙漠为主。头巾和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白色长袍透气且能反射阳光。 地理与生产建设 地图的三要素之方向 1、方向: (1)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地图: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第三周 地图的三要素之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2、比例尺 (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子式、线段式 (4)比例尺是分子为1的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5)比例尺大小的含义: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图例与注记: (1)图例:地图上各种符号含义的说明。(2)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第三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球体 (2)麦哲伦和他的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地球的真实面貌: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第四周 地球仪 概念: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 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轴: 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是地球自转轴。 北极点: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地球的最北端,其四周都是南方。 南极点: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其四周都是北方。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的形状:除南极点和北极点外,所有纬线都为圆圈。 纬线的变化长度: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缩短成一点。 第四周 地球仪 纬线的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纬线相互关系:所有纬线平行 纬线数量:无数条 经线(子午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是垂直相交的半圆弧线 经线的形状:半圆弧线 经线的长度:相等 经线的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经线相互关系: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 经线数量:无数条 第四周 地球仪 经度与纬度 纬度标定范围:0°———90°;经度标定范围:0°———180° 0 经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 0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0 经线以东称东经, 用“E”表示。 0 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0°纬线称赤道;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赤道(0°纬线)把地球平分成南、北半球。 第五周 地球仪 判断东西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向西逐渐增加的是西经。 判断南北纬:度数往北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度数往南逐渐增大的是南纬。 低纬度是指纬度 0 °~30°,中纬度是指纬度 30 °~60°,高纬度是指纬度 60 °~90 °。 第五周 地球仪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20°W和160°E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一个经线圈由 2 条经线组成,它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