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 《青铜工艺之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商代甲骨文的含义,并懂得商朝时期甲骨文的作用,明白商代社会开展的一些根本史实,培养学生对中国早期文字的认识能力,因此了解中国文字源远流长的历史。 2、使学生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开展情况,了解青铜器工艺水平,并了解青铜文明与中国文字完美结合的根本史实。 3、了解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发觉,掌握出土留下的代表作在社会上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以图片写的甲骨文导入新课。 2、以问题法、自由阅读法并与图片结合来讲述本课重点。 3、通过阅读搜集的方法让学生寻觅到重点。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甲骨文与青工艺,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开展史实,明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演进在历史开展中同等重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甲骨文和青铜工艺 难点:甲骨文与占卜有关的讲述及其文字的演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以甲骨文的图片让同学们看一看,猜一猜 是什么字,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课题“第五课 甲骨文和青铜工艺〞 2、新课教授 〔1〕、让同学们阅读“甲骨文〞一框题,并自己总结,依据课件所给出的问题。 它们就是青铜器。青铜器诞生于文明之初,中国青铜器,从夏代开始存在,已经历经了4000多年的历史。 它们不仅仅象征着古代的政治和宗教内涵,而且极具艺术价值。 〔2〕、师生看后交流,完成问题,并让学生在课本上勾画。 〔3〕、老师总结,课件出示图片“关于甲骨文〞。 〔4〕、师生一起交流商量完成“思考与商量〞。 3、青铜器的精湛工艺 〔1〕课件展示“青铜器〞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见识,来了解图片是什么名称?用来干什么的? 〔2〕课件给出,请同学阅读搜集资料关于青铜器这一框题给出的问题。 〔3〕先由学生先去搜集,教师作肯定的总结, 青铜器是从夏代开始,商朝进入了明媚的青铜文明时代,西周时期到达鼎盛时期,共跨越夏、商、周、秦、汉五个朝代,绵延2022年左右的时间。 有别于欧洲青铜时代,在中国,青铜时代以大量使用青铜礼器、生产工具、兵器为特征。 礼器使用的多寡成为贵族等级制度上下尊卑的象征。礼器作为祭祀仪式的重要载体,反映着古人对于天地、神明、自然、先祖的敬畏和崇拜。 〔4〕课件展示图片“青铜器的〞历史 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之始,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由萌发到鼎盛,转而衰败。其中,以纹饰为代表的青铜器工艺所展现出的美,依附于时代精神而外显,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艺术的价值具有积极性,是助人向上、使人生更为完美的人类精神财富。因此,艺术必须直面人性、有益于人生。以青铜器为代表的艺术价值,是一种直面人生的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人们对当时社会的现状、对自己命运的把握等认知戚戚相关。而且,青铜时代的精神内涵是以向善、向真的面貌示人的,这自然也是助人向上的一种形式。 4、让学生搜集“钟鼎文、金文〞的资料,并说出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小篆———隶书———楷书。 介绍“三星堆文化〞课件出示问题,让学生阅读后答复; 三星堆文化是长江上游最早的古代文明,它的初创年代约在中原二里头夏文化的晚期(约公元前2000年),经历了整个殷商时代,直到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000年),经过十二桥文化阶段发展演变到春秋前期(约公元前600年),雄踞中国西南,连续发展1600年之久,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不多见的。 在三星堆文化宏阔的古城、灿烂的青铜制品群、滥觞的文字、伟大的艺术以及盛大的礼仪中心等物质文明后面,蕴涵着古蜀文明本质性、结构性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特质,即神权政体。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尤其是祭祀坑大量青铜器的相继出土,揭示出三星堆与古蜀王国的王权与神权之谜。它使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