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80305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实录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78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实录
  • cover
《石壕吏》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 学生没有经历过战争,对战争的感受是抽象和肤浅的,因此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在他们心中引不起共鸣。为了让学生很快地走进文本,我通过战争题材的录像创设情景,为学生自主学习创建情感情境,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观看录像: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的画面,配以《黄水谣》音乐,然后叫学生谈感受。 生1:战争中百姓很苦。 生2:看到画面中百姓流离失所、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情形,我心里不是滋味。 师:同学们很有同情心,非常善良,确实战争带来的不幸更多地是百姓承受的。看着战火纷飞,田园荒芜,想到百姓们衣不蔽体,或战死沙场或饿倒路边的悲惨情景,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亲身经历着这一切的爱国诗人杜甫的感受肯定比我们更深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石壕吏》。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懂诗句,读出感情。 读后教师问生: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 生:这首诗写的是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及诗人对百姓的同情,所以语调要低沉。 师:你能读一下吗 生读得很好,全班报以掌声。 悲惨的画面加上凄婉的歌曲像锤子敲击着学生的心弦,拨动着他们纤细的神经。由于这一环节创设了情境中的情感生长点,学生顺利地感悟了 《石壕吏》中的语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里。”该课能成功,这个环节功不可没。 二、品味词句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的作者总是先在生活中有所见,有所想,然后引起创作冲动,最后下笔成文。而读者的阅读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遵路识斯真”,只有循着作者行文的思路,以词句为切入口,才能感受人物形象,领悟人物情感,准确把握作品的重点。教学时,我以品味词句为基点,让学生自主感悟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通过生生交流、生本对话,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继而产生了新的智慧的火花。 师:刚才一位同学讲该诗描写了百姓的“苦”,你能从诗中找出依据吗 请同学们带着该问题再次自由朗读全诗。(三分钟后,生陆续停止朗读,并逐渐有学生举手,师点名回答,) 生1:“妇啼一何苦”句说明百姓很苦。 生2:三个儿子都去当兵且死了两个,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老媪很苦。 生3:生活条件苦,你看“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生4:晚上不能睡觉也是苦。 师:何以见得? 生4:从“有吏夜捉人”看出差吏是趁人熟睡时去捉人,但“老翁逾墙走”又可看出老翁很警觉,一个人时时保持着警觉性还能睡得好吗 其次差吏为何晚上去捉人,我想是因为白天捉不到人,更确切地说是不容易捉到人,所以想趁人们熟睡时捉,这样的话,百姓白天和晚上都惶惶不可终日,你想想,那种日子是人过的吗 平时我们偶尔因为作业太多而少睡一会儿,第二天就头昏昏、脑沉沉,而他们却要天天承受这种日子…… 该生有点激动讲不下去,教室里逐渐变得肃穆凝重起来。 生5:生命没有保障,苦。诗中说“存者且偷生”,说明活着的人也不知哪一天死去。虽然人有旦夕祸福,生命有不可把握性,但没有像老媪他们那样朝不保夕。 生6:老了还要去当兵,苦。 从课堂实录中不难发现:由于实实在在地从词语入手,学生们人人跃跃欲试,个个畅所欲言,慢慢地步入了人物的心灵世界。在本课例中,由于各人文化底蕴有差异,感受有深浅,角度有变化,学生们对文中人物的解读各有见地,从而对杜甫的矛盾心理多了几分理解,对差吏的冷酷多了几分认识,对老妇人情非得已的行为则多了几分赞赏。 三、想象意境 古体叙事诗,内容蕴藉,跳跃性大,留下许多空白。让学生对诗歌进行合理想象补白,不仅可以加深其对诗句的理解,使其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还会让他们产生有个性的鉴赏感悟。如: 生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