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84287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检测试题鲁科版(五四制)六上生物(无答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2739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生物,第一,五四,科版,单元,测试题
  • cover
2020-2021学年六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 生物都能繁殖 D. 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2017年12月2日,由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我县历史上第一次马拉松比赛--半马赛成功举办。县内跑步爱好者1000余人参加比赛,比赛中运动员个个大汗淋漓,这体现生物的哪种特征(  ) A.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下列诗句中,体现不出生命现象的是( )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春江水暖鸭先知 C.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刺鲀受到危险时,身体会鼓起,下列生物的生命现象与刺鲀相同的是(  ) A. 枯黄的菜叶从植物体上脱落 B. 鲸时常浮出水面换气 C. 搬开海边的石头,小螃蟹会迅速逃走 D. 运动后人会排汗 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能运动的物体一定是生物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 莲藕茎和叶柄有贯通的气腔,有利于吸收氧气 B. 干旱地区的植株根系相对较大,茎肥厚肉质,叶变成刺 C.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良气候 D. 秋天大雁南飞 蚯吲生活在土壤中,同时蚯呼的活动又能改良土壤,说明了(  ) A.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B.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独立的 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 生物与环境无直接关系 水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属于哪种生物间的关系(  ) A. 寄生 B. 竞争 C. 合作 D. 共生 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温度 B. 阳光 C. 土壤 D. 空气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的环境中,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A. B. C. D. 日常生活中说的“春兰秋菊”和“南橘北枳”,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A. 光和温度 B. 温度和水分 C. 水分和光 D. 土壤和温度 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唯有葵花向日倾一一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桂实生桂,桐实生桐一一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 ) A. B. C.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间的() 共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捕食关系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 A.鼠妇数量 B.光照 C.温度 D.湿度 50只 阴暗 30℃ 适宜 50只 阴暗 30℃ 适宜 A. A B. B C. C D. D 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纷纷落叶,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了(  ) A. 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 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 松树与法国梧桐进行生存斗争 D. 松树比法国梧桐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下列谚语或诗句与对应的生物学解释不相吻合的是(  ) A.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