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89781

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语文真题(word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20524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语文,真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广元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 说明: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5个小题。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答题。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魅力在发扬中传承,在传承中开启新篇章。让我们开启“赓续文化血脉,传递文明之光”的研学之旅吧! 一、积累·运用(18分) (一)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中国?中国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诗书礼仪、琴棋书画,是仁义(lián)耻、孝亲敬老,中国还是那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一砖一瓦…… 中国是从未中断过的唯一古文明。古印度并非印度,古埃及也并非埃及,而古巴比伦今已不存,所以在史书上它们前面都要加一个“古”字。唯有自公元前2800年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shuò)果仅存。因此,史书上并无“古中国文明”之说,它从来都叫“中国文明”。 中国文化厚重深远,绵延至今。每一次的天朝(lún)落,都会继之精卫填海,卧薪尝胆;每一次的血海没顶,都会有(kūn)鹏展翅,凤鸣岐山。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到无法从地球上抹去的文化,是亡国灭族都无法让它中断的文化,是连征服者也不得不心服口服虔诚皈依的文化,是抽去它世界历史就得完全重写的文化!中国文化成为了现代中国的重要符号和精神内涵,彰显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和国家形象。 民族欲独立自强,国家要稳步发展,文化是最根本的支撑。坚持文化自信,是在世界文明繁花中敢于绽放独有色彩的勇气,是在理性取舍后始终持守初心的(dǔ)定,是在时代洪流中坚持民族本色的执着。青山百代,仍荫后人,构筑文化自信:(dì)造发展新篇章。 1. 根据拼音,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lián)_____耻 (2)(shuò)_____果 (3)(lún)_____落 (4)(kūn)_____鹏 (5)(dǔ)_____定 (6)(dì)_____造 2. 给语段中加点学选择正确的读音。 (1)调(A.diào B.tiáo) (2)没(A.méi B.mò) (3)抹(Amā B.mǒ) (4)虔(A.qián B.qiǎn) (5)绽(A.zhàn B.zàn) (6)荫(A.yīn B.yìn) 3. 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是从未中断过的古文明之一。 B. 中国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古文明。 C. 中国文明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古文明。 D. 中国文明是从未中断过的唯一古文明。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第一段的“……”表示话未说完或语意未尽。 B.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因果复句。 C. 精卫填海这一成语来自寓言故事,卧薪尝胆讲述的是越王勾践的历史故事。 D. 孝亲敬老、绵延至今、博大精深、、稳步发展,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二)探字寻根,赏语言之美。(每小题3分,共6分) 5. 下列关于“文”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是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像是一个张开双臂、叉开两腿的人,宽阔的胸前刺有美观的花纹;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基本相同;小篆保留了人形,但已不见花纹的痕迹;隶变后,连“人”的形体也不易看出了,楷书写成了“文”。 A. “文”的本义为花纹,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纹”。 B. 上图④所对应的字体是篆书。 C. 根据上述材料,可得知“文”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 D. “文身”和“文化,”两词中“文”意思不同。 6.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传播知识的同时,又给人以艺术享受。请根据上联,选出最恰当的下联是( )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