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92056

【核心素养目标】5.1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732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素养,目标,延续,文化,血脉
  • cover
课题 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时 2 第几课时 1 授课教师 授课年级 九年级 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由“中华文化根”和“美德万年长”两目组成,本第一目分析了中华文化的来源和特征,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本目重点落在从中华文化的价值角度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第二目侧量从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角度,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以及青少年如何践行传统美德的实际行动上。 学情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先进的和腐朽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激荡。在这一大环境下,九年级的学生受其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容易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语文学科知识的积累,九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九年级学生通过本堂课学习应该能说出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和作用,能总结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做法,能说出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归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本课的知识点不难,根据本课特点,建议课堂也有有“文化品味”,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最好也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特别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熏陶中成长。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増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知道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法治观念: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辩证认识文化现象的能力,并能做出符合文化自信要求的判断和选择。 健全人格: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1.你知道海南省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吗? 2.请介绍一个海南传统节日。 3.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以本地传统文化为载体切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有多元一体特点。加强文化自信。 讲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根 1.讲解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2.展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成果。 3.提问: (1)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成果说明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2)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还能传承至今? (3)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价值? 4.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提问:三种文化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讲解三种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5.材料: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第一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再到月球车“玉兔号”、火星车“祝融号”、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实验卫星“羲和号”…… 提问:为什么我们取名字为什么能这么“浪漫”? 笔记:中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6.视频:国产品牌的“伪日系”之风 提问:(1)国货伪造成外国品牌的原因? (2)如果国产企业、人民一直没有文化自信,我们国家会变成怎么样? (3)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如何应对? 笔记:文化自信 一、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