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93617

11《荷花淀》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3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荷花淀,教案,高教,中职,语文,基础
  • cover
荷花淀 孙犁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学习作品优美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小说诗化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_。 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 《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天,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但它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 讲授新课: 作者介绍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写作背景 《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展。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保家为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气概和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小说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讴歌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妇女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风貌。 三、题解 《荷花淀》是孙犁的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的名篇,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荷花淀,白洋淀的一部分。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河北第一大内陆湖。 整体感悟 速读,理情节 从水生嫂的角度,给文章的每层拟一个小标题。(标题应具有哪些特点) 突出中心、概括性、语言简练、新颖…… 第一部分:与夫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探夫遇敌(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结尾) 生朗读高潮部分。(第64,65自然段) 思考:本文的高潮部分与其他战争小说高潮部分有没有什么不同?哪些是描写战争激烈、刺激的场面? 明确:这篇小说以战争为背景,却没有用较大的篇幅描写战争的场面。大部分篇幅在写战后欢乐景象。 从这里看,小说美在哪里? 小说高潮部分大部分情节用在用在描写战后打捞战利品欢快的景象,对于激烈的战争画面采用了简写、简笔或者叫淡化的情节。我们知道她美,但是战争肯定不是美好的,他把美的部分放在了战争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交往中。所以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美在哪里,美在淡化的情节(板书)。 品读,赏环境 从情节上发现小说的美,还能从哪些方面找出小说的美?(三要素,环境,人物) 给同学们三分钟,仔细阅读课文,你觉得哪些景物描写最能给你美的感受? 明确:第1自然段。(生读)写出的景物?柔和、皎洁的月光,凉爽、干净的小院,潮润、柔滑修长的苇眉子。烘托出女人的勤劳淳朴。可以看出这里夜景很美,生活很宁静。 第3自然段。(生读)写出的景物?淀里银白世界、薄薄透明的雾、清风 新鲜的荷花荷叶香。 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