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00483

15.在柏林 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4024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柏林,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共案设计 课题 在柏林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 1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字数不足四百。小说构思精巧,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的一个生活场景,通过刻画战争中平民百姓的悲剧形象,表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3.学情分析 学生读懂内容并不难,关键是要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情节的设置和人物的刻画来突显主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回顾前两课的学习方法,再借助学习提示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就文中的细节作出批注并讨论交流。在学生感悟不到文本背后的意味时,教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以此培养自主解读文本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评价任务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 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探究标题 想象畅谈 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板书:在柏林) 1、出示课题 2、同学们一定读过一些关于战争的文章或看过关于战争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请大家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 战争是离学生们 3. 教师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 实际生活很远的内容。 三、深入文本 层层剖析 (一)分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3、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二)学生汇报以后,师生评价,教师点拨指导。 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 幼稚粗浅。(板书: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老妇人 后备役老兵 ) 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板书:失去三个儿子送妻子进疯人院) 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1. 分组讨论: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3、教师指导: 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主旨。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 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