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0178

2014-2015学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辅导讲义 课后练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份)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950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4-2015,练习,3份,关系,位置,圆的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科:数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专题: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题1 已知动直线 :y=kx+5和圆C:(x-1)2+y2=1,试问k为何值时,直线 与⊙C相离?相切?相交?2·1·c·n·j·y 题2 求直线被圆x2+y2-4y=0所截得的弦长. 题3 过点A(-1,4)作圆C:(x-2)2+(y-3)2=1的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21世纪教育网 题4 已知P是圆x2+y2=1上的动点,则P点到直线l:x+y =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21世纪教育网 题5 已知圆C:x2+y2+2x-4y+3=0.若不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l与圆C相切,且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l的方程.21·世纪*教育网 题6 从点P(3,m)向圆C:(x+2)2+(y+2)2=1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 题7 已知圆C1:x2+y2+2x-6y+1=0,圆C2:x2+y2-4x+2y-11=0,求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及公共弦长.  21*cnjy*com 题8 已知两圆x2+y2-2x-6y-1=0.x2+y2-10x-12y+m=0. (1)m取何值时两圆外切? (2)m取何值时两圆内切? 题9 已知动圆M与直线y=2相切,且与定圆C :x2+(y+3)2=1外切,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 .【来源:21cnj*y.co*m】 题10 点M(x0,y0)是⊙C:(x-a)2+( y-b)2=r2(r>0)内且不为圆心的一点,则曲线(x0-a)(x-a)+(y0-b)(y-b)=r2与⊙C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交 C.相切 D.内含 课后练习详解 题1 答案:当时,直线 与⊙C相离;当时,直线 与⊙C相切; 当时,直线 与⊙C相交.21世纪教育网 详解:∵圆C(x-1)2+y2=1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1 直线 :y=kx+5的方程可化为kx-y+5=0,21cnjy.com 则圆心C到直线 的距离. 当时,即时,直线 与⊙C相离; 当时,即时,直线 与⊙C相切; 当时,即时,直线 与⊙C相交. 题2 答案:. 详解:由圆的方程x2+y2-4y=0可得,圆心坐标为(0,2),半径R=2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1 由半弦长,弦心距,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满足勾股定理可得: ,故答案为:. 题3 答案:y=4或3x+4y-13=0 详解:设方程为y-4=k(x+1),即kx-y+k+4=0 ∴,∴4k2+3k=0 ∴k=0或.∴切线l的方程为y=4或3x+4y-13=02-1-c-n-j-y 题4 答案:1. 详解:由于圆心O(0,0)到直线l:x+y =0的距离 ,且圆的半径等于1, 故圆上的点P到直线的最小距离为 d-r=2-1=1. 题5 答案:x+y+1=0或x+y-3=0. 详解:圆C的方程可化为(x+1)2+(y-2)2=2, 即圆心的坐标为(-1,2),半径为,因为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不经过坐标原点,所以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 x+y+m=0,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于是有,得m=1或m=-3, 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3=0. 题6 答案:. 详解:由题意,切线长最小时,|PC|最小 ∵圆C:(x+2)2+(y+2)2=1的圆心(-2,-2)到直线x=3的距离为3+2=5 ∴|PC|最小值为5,∴切线长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 题7 答案: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3x-4y+6=0,弦长为. 详解:两圆的方程作差得6x-8y+12=0,即3x-4y+6=0, ∵圆C1:(x+1)2+(y-3)2=9,故其圆心为(-1,3),r=3 圆到弦所在直线的距离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弦长的一半是,故弦长为. 综上,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3x-4y+6=0,弦长为. 题8 答案:(1);(2). 详解:(1)由已知可得两个圆的方程分别为(x-1)2+(y-3)2=11和 (x-5)2+(y-6)2=61-m,两圆的圆心距, 两圆的半径之和为,由两圆外切得, 可得; (2)两圆的圆心距,两圆的半径之差为, 即(舍去)或,解得. 题9 答案:x2=-12y. 详解:由题意动圆M与直线y= 2相切,且与定圆C:x2+(y+3)2=1外切 ∴动点M到C(0,-3)的距离与到直线y=3的距离相等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M的轨迹是以C(0,-3)为焦点,21教育网 直线y=3为准线的抛物线 故所求M的轨迹方程为:x2=-12y.故答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