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08544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4639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时,练习
  • cover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时练习 班级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合计45分) 1.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的原始居民可能(  ) A.种植粮食作物 B.制造陶器 C.发明舟车 D.铸造青铜器 2.中华文明主要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右下图所示的文物出土于(   )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辽河流域 3.(史料实证)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约7 000年的丰富的稻作遗存,出土了相当多的稻作工具骨耜。该考古发现直接佐证了此处先民 ( ) A.种植水稻 B.打猎捕鱼 C.饲养家畜 D.磨制石器 4.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图片展。下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 ) 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器表两面各刻猪纹图像,形象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器内壁较粗糙。 ①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 ②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 ③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 ④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说法与河姆渡人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 A.种植水稻 B.制作彩陶 C.象牙雕刻 D.使用天然漆 6.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②都能制作陶器③都种植水稻④都饲养家畜⑤都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一组图片,其中,完全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一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决定了河姆渡居民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河姆渡居民的聪明才智 B.种植水稻的需求 C.所处的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潮湿炎热 D.为了同其它地区的居民有效地区别开来 9.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世界上最早栽培、且均发现于中国的农作物是(  ) ①稻 ②玉米 ③粟 ④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 ( ) A.会制作玉器 B.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C.主要种植粟 D.会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11.右面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它的主要功能是(  ) A.制陶 B.耕地 C.造房 D.捕鱼 12.读“中国古代先民居住条件图”,你从中获得的信息是(  ) A.古代先民主要生活在南方 B.古代先民具有审美意识 C.古代先民过着定居生活 D.古代先民懂得种植庄稼 13.[晋中期末] 历史课上,同学们要挑选有关“北方原始农耕文明”的史料,下列可选择的是(  ) A.干栏式建筑 B.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考古出土的稻谷 D.猪纹陶钵 14.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了突显河姆渡遗址的农业价值,我们可以着重介绍河姆渡人(  ) A.制作骨针和装饰品 B.已会保留火种 C.使用打制石器 D.人工栽培水稻 15. 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B.农业生产的发展 C.能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二、判断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3题,合计9分) 16.【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黑陶。 改正: 17.【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半坡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改正: 18.【 】河姆渡居民会象牙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改正: 三、简答题(共3题,合计45分) 19. (历史解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