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13354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1.6 乐音和噪声》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8469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1.6 乐音和噪声
  • cover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1.6 乐音和噪声》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如图,把装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当改变杯中的水量时会发现酒杯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下列根据上述情境形成的四个问题中,可探究且能得到结论的是 A. 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子发声? B.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 D.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2.(3分)通过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响度、音调、音色都不相同 3.(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 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B. 宇航员在太空中讲话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给我们的 C. “声纹解锁”的手机屏膜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 超声波“碎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5.(3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 A. 响度变大 B. 响度变小 C. 音调变高 D. 音调变低 6.(3分)如图,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 ( ) A. 甲图中声音尖利,音调高 B. 乙图中声音尖利,音调高 C. 甲图中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 D. 乙图中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 7.(3分)小红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 妈妈敲了几下小红买的西瓜说不熟--利用响度区分生、熟西瓜 B. 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防止锅体漏电伤害人体 C. 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煮熟的饺子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 8.(3分)年月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王亚平和叶光富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 声音可以在太空中传播 C. 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D. 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9.(3分)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分析这个实验获得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小丽一开始在点时听不到表声是因为机械手表发出的是次声波 B. 小丽后来在点听到了表声是因为“聚音伞”加快了表声的频率 C. “聚音伞”的实验说明声音和光类似,也能发生反射 D. 两把伞中只有左边的这把伞对声波起到了会聚作用 10.(3分)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声音的速度传播 B.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C. 养蜂人通过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判断蜜蜂是否采了蜜,采蜜后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 D.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不能直接对话而要使用无线电对话 11.(3分)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磬。早在公元前世纪,《考工记磬氏》中就有“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的制磬技术的记述,这里的“上”、“下”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利用这种技术改变的是磬发出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12.(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②“闻其声而知其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