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13457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7.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1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31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7.3 汽化和液化
  • cover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7.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一名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迅速沸腾能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 A. B. C. D. 2.(3分)疫情防控期间,戴眼镜的人戴上口罩呼吸时,镜片常会蒙上一层“水雾”。与镜片上“水雾”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A. 霜打枝头 B. 冰雪消融 C. 草叶露珠 D. 滴水成冰 3.(3分)今年“十一“武汉烈日当空,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攻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B. 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C. 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 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4.(3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天湿衣服晾干,属于升华现象 B. 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C. 烧开水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D. 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糕冒“白气”是升华现象 5.(3分)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 A. B. C. D. 6.(3分)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先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给小镜子消毒 B.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 C.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空气液化 D. 使小镜子升温,使病人感觉不太凉,更舒服些 7.(3分)物理课堂上正在讨论汽车前挡风玻璃起雾变模糊的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前挡风玻璃起雾现象是水蒸气吸热汽化形成的 B. 不管冬季还是夏季,适当升高挡风玻璃的温度,都可以除雾 C. 夏天,因为使用冷空调,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液化,使其模糊 D. 冬天,因为使用热空调,只要打开车窗外的雨刮器即可除雾 8.(3分)关于水的沸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我们是通过观察水的表面和内部是否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来判断水是否沸腾的 B. 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小,是因为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并且气泡收缩 C.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大,是因为气泡中的水蒸气遇热膨胀,所受水压变大 D. 水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9.(3分)教室内气温为,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10.(3分)如图是学生自制的一个“制冷罐”,将大小不同的两只敞口罐套装起来,在内、外罐之间填入湿的沙子,将物品置于内罐中,可使其温度降低。为提高制冷效果,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将外罐做成镂空状 B.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外罐 C. 将“制冷罐”放在湿热环境中使用 D. 用干燥的泡沫塑料替换沙子作为填充物 11.(3分)关于电冰箱中发生的热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冰箱内温度很低,是因为冷冻室管子里的液态氟利昂汽化吸热造成的 B. 冷冻室内的冻鸡、冻鱼的表面常常有“白粉”出现,其形成过程要放热 C. 夏天,打开箱门会看到“白烟”,这是冰箱内蔬菜中的水份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 电冰箱的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是由于散热器管子里的气态氟利昂液化放热造成的 12.(3分)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A. 同时沸腾 B. 稍后沸腾 C.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13.(4分)某人做了一个“天女散花”实验,将装有液体氮气的饮料瓶封紧瓶口,放入一个坚固的空桶中,迅速放入大量的乒乓球,几秒钟后,密闭在饮料瓶中的液体氮气 _____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