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8.1 光的传播》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分)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 手电筒 B. 点燃的蜡烛 C. 工作中的台灯 D. 镜子 2.(3分)以下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皎洁的月光 B. 晶莹的露珠 C. 璀璨的钻石 D. 漂亮的萤火虫 3.(3分)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 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C. 人们用一条带箭头的实线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 D. 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 4.(3分)年月日,“月掩火星”天象在北京东南方低空上演。“月掩火星”即地球、月亮和火星三者在一条直线上而出现的视觉现象。图中描述的光现象与“月掩火星”成因相同的是 A. 天空彩虹 B. 日食美景 C. 耀眼幕墙 D. 水中倒影 5.(3分)太阳光透过玻璃射进屋的过程中,光速将 A. 变大 B. 先变大后变小 C. 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6.(3分)土星距离地球约为 ,小雨用望远镜看到土星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 A. 土星上 小时前的景象 B. 土星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 C. 土星上现在的景象 D. 土星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 7.(3分)玻璃球放在阳光下,投射到地面的阴影中间出现了一个亮斑,透过玻璃球向远处看去,发现远处的树木都“头朝下”,关于该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玻璃球相当于凹透镜 B. 树木通过玻璃球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树木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 该成像原理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相同 8.(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A. 水中筷子“变弯” B.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C. 屏幕上的“手影” D. 钢笔“错位”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9.(4分)夜晚,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从一路灯下远离时,他看到自己影子的长度变_____,这种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来解释。 10.(4分)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_____ . 11.(4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是 _____ ,在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光的 _____ 形成的。 12.(4分)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_____填“大”或“小”;小芳看到闪电后听到了雷声,则她距雷电发生处大约 _____。 13.(4分)年月日,很多同学亲眼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环食属于光的 _____;如图所示,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_____。 三 、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4.(6分)画出在墙壁右侧通过中间的窗户能看到物体全部的空间范围,并用斜线涂上。 15.(6分)如图5-1-9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1)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 (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道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的轨迹。 16.(6分)根据要求作图: 如图,为太阳,为地球,虚线为月亮的运动轨迹,若人在地球上的点可以观察到日食,请在虚线上用“”表示出月亮的大致位置。 四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7.(6分)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作了一个“小孔成像观察仪”。 此“观察仪”成像原理是 _____。为了增加观察效果,圆筒的 _____选填“”或“”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做成的光屏。 观察仪最好放在较 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将小孔对准远处的景物,能在光屏上看见一个 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观察景物时,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 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图中发光的手电筒、点燃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