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16349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249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苏省,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 cover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月测(一)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人类害怕时间,而时间害怕金字塔。”数千年后金字塔仍屹立于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  )2.右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的部分内容,体现了该地区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诞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D.家庭奴隶制的特征 (  )3.“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早期佛教反对第二等级剎帝利提出“众生平等” B.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 C.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和经济发展促进了大学兴起 D.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  )4.“如果一半以上出席会议的人员认为有公民危害民主或危害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方式决定被放逐的人选。”这体现了 A.中央集权制 B.雅典民主制度 C.罗马元老院制度 D.君主专制 (  )5.“公元前4世纪晚期,他率军侵入波斯帝国……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材料评述的是 A.伯里克利主政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帝国扩张 D.查理曼帝国建立 (  )6.与“公元前27年”“元首制” “奥古斯都”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斯巴达克 B.凯撒 C.屋大维 D.查士丁尼 (  )7.他提出了“什么是幸福、美德,通过认识自身去探寻一种确定和永恒不变的真理等系列哲学命题。”他 A.转向思考人类社会 B.创立了逻辑学 C.提出了“原子论” D.创作了《神曲》 (  )8.“封君封臣关系结成后,双方就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及享受应得的权利。”材料体现了这种“关系”的 A.等级性 B.仪式性 C.契约性 D.广泛性 (  )9.在公元13世纪的西欧,当“出现一个无权享用公共牧场的人仍在公共牧场放牧,侵犯全体村民的权益”时,“村民”应求助于 A.公民大会 B.庄园法庭 C.城市法庭 D.教会法庭 (  )10.“市民阶层能够借助货币的力量……与强大的城市封建领主进行斗争,甚至是暴力的斗争……”材料评述的是 A.早期资产阶级形成的原因 B.城市取得自由自治的影响 C.城市取得自由自治的形式 D.城市取得自由自治的手段 (  )11.“这些新知识冲破了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一些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材料描述的是 A.基督教的传播 B.城市的发展 C.市民阶层的壮大 D.大学的兴起 (  )12.“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11世纪开始,许多新兴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出现于 A.古代东亚 B.古代欧洲 C.中世纪欧洲 D.近代欧洲 (  )13.“它们是欧洲第一套系统完备的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欧洲诸国的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编纂于 A.公元前18世纪 B.公元前5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19世纪 (  )14.“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划分京师及地方行政区划(国、郡、里及坊等),选任各级行政官员。”该国从此 A.基本实现统一 B.进入封建社会 C.开启幕府统治 D.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  )15. 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相同点包括 ①曾地跨亚、非、欧三洲 ②兼收并蓄东西方文化 ③定都巴格达 ④ 组建十字军东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6.中世纪晚期,“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新的契约关系”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分别指的是 A.雇佣关系和租地农场 B.附庸关系和分散的手工工场 C.附庸关系和庄园制度 D.雇佣关系和集中的手工工场 (  )17.13、14世纪的欧洲,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