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月、日 教学内容: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P26-27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初步知道年、月、日及其进率,能判断大月,小月。 2.初步了解有关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用拳头来表示大月、小月,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年、月、日及其进率,能判断大月、小月。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资源、年历卡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班级同学出生时的照片,猜猜他是谁? 2.读一读这位同学的出生时刻,了解到在表述一个时刻时除了时、分、秒,还有年、月、日。 3.揭示课题:年、月、日。 【教学设计说明:出示班级学生照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时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基于此设计导入环节。】 新课探究,梳理关系 询问学生:关于年、月、日你想了解什么? 1.探究年与月的关系 (1)了解年历。 (2)根据年历及生活经验知道一年有12个月。 2.探究月与日的关系 (1)填写任务单,根据年历得知每个月的具体天数。 (2)根据统计表初步尝试将月份分类,了解大月、小月和变月。 (3)了解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4)游戏巩固。 (5)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在观察统计中认识理解大月小月,并形象直观地用拳头、儿歌帮助学生记忆,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探究、合作、动手等能力得到了培养。】 3.探究年与日的关系 (1)计算2022年总天数。 (2)根据2022年天数推算其它年份天数,并交流推算方法。 【教学设计说明:在学生掌握年与月以及月与日的关系基础上探究年与日的关系,层次清晰、步步递进。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年、闰年产生的原因,并且为后面具体学习平年闰年知识进行铺垫。】 巩固练习 1.判断 (1)每一年都是365天。 (2)单数月都是大月,双数月都是小月。 (3)十一月已过了17天,还有13天。 (4)相邻的两个月中,一定一个是大月,一个是小月。 2.猜猜我的生日是哪天? 小丁丁:我的生日在教师节所在月份的最后一天。 小巧:我的生日在6月1日的前一天。 小亚:我的生日在8月29日的后一天。 【教学设计说明:通过跟进练习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并且在练习的设计上注意层次性与梯度性,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7个)大月 31天:1、3、5、7、8、10、12月 (4个) 小月 30天:4、6、9、11月 ( 2 月 ) (1个) 变月 28天 平年:365天 29天 闰年:366天 记忆方法:拳记法 儿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