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2591

【济南版】新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3单元第4章第2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230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案,形成,汗液,2节,4章第,单元
  • cover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感知 、显微镜下的皮肤结构图片了解皮肤的结构,理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鉴于此,教材不仅要介绍汗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还要对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做详细阐述,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皮肤的功能有一定的感知,能说出与皮肤有关的诸如肤色不同、晒后变黑等一些常见现象,但对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汗液的形成和排出缺乏科学准确的认识;另外,受年龄限制,形象感知相对容易,但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模型、图片、视频演示,引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解释和探究,以纠正错误认识、强化正确理解为切入点,逐步落实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注重引导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生活中要讲卫生,常洗澡、勤换衣,让皮肤保持清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本、观察图片,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结论。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力求整个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3、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资料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拓展延伸、触类旁通,加深对皮肤的理解和保护。 课前准备: 教师:1、制作课件、印制导学案 学生:1、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 2、品尝自己的汗液。搜集和皮肤相关的资料信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设疑导入(3分钟) 温故知新上节课学习了《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请同学们用3分钟的时间回顾以下两个问题:1、尿液形成包括哪两个过程?2、尿液的排出途径是怎样的?尿液主要排出哪些代谢废物?设疑导入我们在劳动、运动、情绪紧张、吃刺激性大的食 物、进食热汤热菜……会“挥汗如雨”“汗流浃背”甚至“汗流满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要解释这些现象本节课的知识会给你帮助。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回顾记忆 背诵回答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分析推测 积极发言生1:这是排汗,汗液成分有水、无机盐…… 可以排出体内废物。生2:这是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散热。 温故知新,在回顾上节课知识的基础上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层层推进建构知识(15分钟) 导语:人自诞生之日起,就自备一件奇特的“皮衣”它就是我们的皮肤。皮肤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知识点一 皮肤的结构皮肤有什么特点?观察思考:观察图3.4—5,尝试辨认皮肤的结构要求: ①皮肤有哪些结构组成?②皮肤各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推测各部分结构具有什么功能?③皮肤的附属物有哪些?教师小结:皮肤属于器官,且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由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等四种组织构成的器官,是功能完善的器官。导语:皮肤的结构决定了皮肤的功能。下面我们就层层揭秘皮肤的结构特点是如何体现皮肤的各项生理功能的。3、合作探究要求:阅读课本72页第二、三段文字以及相关链接,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以下问题:①表皮由什么组织构成?分为哪两部分?各有什么功能?②真皮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内含哪些结构?4、迁移应用同学们结合皮肤模式图并结合课本文字对皮肤的结构形成了科学准确的认识。同学们能否利用学到的知识讨论并尝试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呢?①“一针见血”,这一针扎到了皮肤的哪一层?为什么手被针扎破了我们会感到疼?头皮屑是怎样形成的?③触摸、挤压自己的皮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