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27092

苏教版(2019)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7.2.1氨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1676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1氨气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Z的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产生白烟 2.液氨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液氨可以微弱的电离产生和。NH3中的一个H原子若被-NH2取代可形成N2H4(联氨),若被-OH取代可形成NH2OH(羟胺)。在有存在时,Cu(OH)2能溶于氨水形成。NH3经过一定的转化可以形成N2、NO、NO2、N2O4(无色)、HNO3等。在题给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N2H4(aq)NH3(g) B.(aq)N2(g) C.NH3(g)NO2(g) D.NO2(g)HNO3(aq) 3.已知与焦性没食子酸(含)反应很快,利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选择①装置制备氧气 B.选择②装置干燥和收集氧气 C.选择③装置探究焦性没食子酸(含)与氧气的反应 D.选择④装置分离和 4.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已知:NH3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易发生溶液倒吸现象,从而导致安全隐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以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备CO2气体 B.先从b管通入NH3,再从a管通入CO2 C.为吸收剩余的NH3,装置c中应装入NaOH固体 D.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NaCl小,可以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高纯度的硅单质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水晶、石英、玻璃、水泥都是常见的硅酸盐材料 D.在玻璃熔窑中制造普通玻璃不涉及化学变化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所示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7.以下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A. B. C. D. 8.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 气体 方法 A 氨气 加热氯化铵固体 B 二氧化氮 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 C 硫化氢 向硫化钠固体滴加浓硫酸 D 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A.A B.B C.C D.D 9.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 B.实验室制取氨气 C.排水法收集NO D.实验室制取氯气 10.下列装置及药品和实验室制备的气体相匹配的是 A.甲装置用来制备氧气 B.乙装置用来尾气处理氨气 C.丙装置用来制取氯气 D.丁装置中盛有碱石灰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二、填空题 11.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 ,氢气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干燥氮气和氢气以及 。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但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12.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H3。 (1)NH4Cl和Ca(OH)2加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图中方框内收集NH3的装置可选用“①”或“②”中的 。 (3)若干燥NH3,不能选用浓硫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13.依据图1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 (3)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 (填字母)。 A.碱石灰 B.无水CaCl2 C.NaOH固体 (4)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