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30917

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184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第一次,答案,试题,地理,测试
    长春博硕学校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年级 10 月月考 地理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40 分, 每题 2 分) 广义的低空是指一定真高(离地高度) 以内的大气空间。与大多数自然资源一样,低空空域资源分布 是时空异质的,气候、地形、下垫面等自然条件差异造成了低空空域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以及在空间分 布上的不均匀。下图为低空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低空空域多雷电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对流作用旺盛 B .地面长波辐射强 C .大气中凝结核丰富 D .大气中水汽充足 2 .山地湍流对城市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 A .阻碍城市大气交换 B .加剧城市大气污染 C .增加城市大雾频率 D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尘卷风是地面局部强烈增温,近地面大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可把尘土卷扬到空中的旋风。尘 卷风直径在几米左右,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图 1 示意尘卷风形成机理。据此完成下题。 图 1 第 1 页 共 6 页 3.尘卷风多发的时间段是( ) A. 6 时—9 时 B. 11 时— 13 时 C. 13 时— 15 时 D. 16 时— 18 时 4.下列地区,最不易形成尘卷风的地方最可能位于( ) A. 巴塔哥尼亚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不同地区, 气候、景观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 30°N 沿线撒哈拉沙漠和长江中下游地 区景观。据此完成下题。 5.造成 30 °N 沿线东西两地景观差异的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6.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水乡,主要得益于 ( ) A.西南季风 B.东南信风 C.东南季风 D.东北信风 7.形成撒哈拉沙漠景观的主要大气环流是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东南信风 C.赤道低气压带 D.盛行西风 下图示意我国珠三角某沿海城市 2004 年 10 月 13~14 日的垂直风场,该地的风向受海陆风与背景 风(大区域尺度的大气水平运动)的共同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城市 13 日海风开始生成的时间及风向是( ) A.6 时前后东北风 B.14 时前后东南风 C.18 时前后东南风 D.24 时前后东北风 9.该城市 13~14 日的背景风( ) ①风力较强 ②风力较弱 ③风向为东北风 ④风向为东南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 2 页 共 6 页 下图示意某游客 2022 年 8 月份的一次自驾游路线,该游客沿途除观赏到自然奇景外,还发现村落里 儿童在人口年龄结构中占比较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游客旅途中的村落里儿童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成年人外出务工比例高 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家出台政策鼓励生育 11.该游客在图阿马西纳→穆拉曼加行程和米安德里瓦祖→穆龙达瓦行程观赏到的景观分别是( ) A.乔木零落;叶尖滴水 B.草长莺飞;林下落叶层颇厚 C.油橄榄、无花果园遍布;大漠孤烟 D.林木藤条缠绕;草木枯萎,屡现独有动物 12.该游客在图阿马西纳→穆拉曼加沿线所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有计划地栽种树木 C.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被抬升 D.海陆风带来稳定降水 海洋锋指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羽状锋为海洋锋中形态独特的一类,只发生 在较小范围的海域内。 图 2 示意某海域中形成的羽状锋。据此完成下题。 13.图中羽状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两侧海水( ) A.水温不同 B.洋流流向不同 C.盐度不同 D.深度不同 14.图中羽状锋离陆地最远的月份可能是( ) A.10 月 B.7 月 C.4 月 D.1 月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 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下 图为罗斯冰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 3 页 共 6 页 15.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