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31083

【轻松备课】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三章3.2制取氧气 教学详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6166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轻松,备课,科粤版,化学,九年级,第三章
  • cover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氧气 3.2 制取氧气 设计说明 本节是学生学习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节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重中之重。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 本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述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分析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讲述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过程。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练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取用药品、连接装置、加热、收集验满以及分解反应的概念等,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4.认识分解反应。 5.知道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综合分析实验现象并从中归纳结论的思维方式。 2.通过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过程,归纳实验室制取物质的一般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运用化学方法制备物质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通过实验操作,形成尊重事实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主要方法、分解反应。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并动手制取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 教学难点 1.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备物质的一般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 边实验、边讲解、边讨论的方法。 教具、学具 试管、锥形瓶、长颈漏斗、酒精灯、集气瓶、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集气瓶、水槽、棉团、导管等。 授课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既然氧气具有如此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教师展示】教师实物展示:氧来乐的标签。 提问:实验室能否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讲授新课 一、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教师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产生了氧气? 【学生回答】氧气的检验方法。 教师演示教材第73页【观察活动】观察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存在下的分解。 【实验3-4】用约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做下列实验: (1)用量筒量取4 mL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的上部,结果怎样? (2)另取少量二氧化锰装入试管中,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结果怎样? (3)再量取4 mL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用药匙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 (4)待实验(3)的试管内的液体不再放出气泡时,重新加入4 mL过氧化氢溶液,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口,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请将你观察到的上述实验现象填入下表,并作出判断。 实验序号观察到的现象推断(1)(2)(3)(4) 答案: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推断(1)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无氧气放出(2)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无氧气放出(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氧气放出(4)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氧气放出 【学生思考】1.在第(3)个实验中,是不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呢? 2.二氧化锰好像永远也用不完,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教师讲述】实验(1)说明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慢,放出氧气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2)证明二氧化锰本身不分解产生氧气。实验(3)说明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分解,放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