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32144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4443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课,五四运动,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15年 开始的标志: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 ① 作品 《新青年》、《文学革命论》 ② 胡适 成就 《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③ 鲁迅 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成就 ④ 李大钊 口号(旗帜): 民主 ( “德先生”)与科学( “赛先生”) 阵地 :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1)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 提倡民主与科学 (3)文学革命 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检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2、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认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性质、意义。 2、时空观念:了解五四运动暴发的时间、地点等,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 4、历史解释:知道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家国情怀: 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1、 导火索: 学习探究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 、阅读课本P61正文第一段,说出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相关史事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2、 时间: 学习探究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2 、阅读课本P62正文第一段,说出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时间、地点、目的各是什么? 1919年5月4日。 地点: 北京天安门。 目的: 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 3、 口号: 学习探究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3 、阅读课本P62正文第一段,说出五四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 具有反帝反封的口号是: 学习探究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4、口号中,哪一句具有反帝反封的性质?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外 争主权”是反对帝 国主义;“内除国 贼”是指反对封建 主义。 《五四运动》(绘画) 5、 要求: 学习探究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5 、阅读课本P62正文第一段,说出五四运动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严惩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曹汝霖是订立“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当时任交通总长。陆宗舆是订立“二十一条”时的驻日公使,当时任币制局总裁。章宗祥是山东问题换文的签字者,当时任驻日公使。 五四时期的爱国纪念章 材料研读P62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 为什么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外争主权”,把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国家;“内除国赋”,把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全国工商各界”“开国民大会”,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运动。 陈独秀为北京学生所做的工作: 学习探究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