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34533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263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 cover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金色花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文诗两首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吧。 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 任务一 初识文体,了解作者 1.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2.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 他的诗,风格秀丽、感情醇厚、意象生动、韵律优美、文字隽永。他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他在徐志摩家乡时,“观者如堵,各校学生数百名齐奏歌乐,群向行礼,颇极一时之盛。他会见了梁启超、沈钧儒、梅兰芳、梁漱溟、齐白石、溥仪等各界名流。 任务二 自行朗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畅,注意停顿,并借助助读系统理解诗歌内容。 2.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明确: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3.这首散文诗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 明确:———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4.说说小面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参考:(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快乐。)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参考:(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参考:(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参考:(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任务三 合作探究,感悟深情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知识链接: 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金色花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是受到人们尊敬的,译名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 参考: ①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 ②是泰戈尔借美丽圣树上的花赞美孩子的可爱; ③是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④是人们喜欢花,花也惠及人们,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2.文章写了“我”变成金色花后做了哪几件事情? 明确:我与妈妈进行了三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