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35162

1.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黄赤交角) 课件 (共23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5-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36701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3,2023-2024,必修,选择性,2019,图版
  • cover
(课件网) 及 角 交 赤 黄 0 3 其 影 响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思考:什么是黄赤交角?目前其度数是多少?地轴的空间指向有无变化?黄赤交角有什么特征? (1).定义: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 (2).大小: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3)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黄赤交角 2.黄赤交角的影响: 基础知识 BIBEIZHISHI 66 34’ 23 26’ 黄道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的公转 | 黄赤交角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南北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度数。 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基础知识 BIBEIZHISHI A C B D 地球的公转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6月22日 夏 至 北回归线 9月23日 秋 分 赤 道 12月22日 冬 至 南回归线 3月21日 春 分 赤 道 基础知识 BIBEIZHISHI 地球 太阳光 地心 太阳直射点 地球的公转 | 太阳直射点 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 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光是平行光,但地球是曲面 ,一个瞬间,太阳直射点只有一个 基础知识 BIBEIZHISHI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球的公转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北纬23°26’。 思考:北半球夏至日,太 阳直射哪条纬线? 读图观察得出结论: 基础知识 BIBEIZHISHI N S N 夏至日 光照示意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光照图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秋分 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思考:北半球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哪条纬线? 读图观察得出结论: 基础知识 BIBEIZHISHI N S 春分日 和 秋分日 光照示意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光照图 黄赤交角的影响 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23°26′。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赤道。 思考: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哪条纬线? 读图观察得出结论: 基础知识 BIBEIZHISHI N S N 冬至日 光照示意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光照图 读图1—1—7,填写表: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春分日 3 月 21 日前后 夏至日 6 月 22 日前后 秋分日 9 月 23 日前后 冬至日 12 月 22 日前后 赤道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向北移动 向南移动 向南移动 向北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动一动手: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2.黄赤交角的影响: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思考:1.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太阳回归运动的周期的时间长度是多少? (2) 轨迹(以北半球为例) (1)影响: →现行公历,按回归年划分的,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基础知识 BIBEIZHISHI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球的公转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2.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3.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4.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4)移动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③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