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35451

第二章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38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4518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章,38张,七年级,地理,人教,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 沧海桑田,简称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其实,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海陆的变迁呢? 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或许看完以后你就会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鱼、海螺、海藻等)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和 。 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填海造陆。 2.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等,都证明了海陆分布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地球“固定论” 地球“活动论” 探究 活动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第一个提出地球   “活动论”的人  是谁? 他从地图上偶然 发现什么现象? 提出什么学说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德国气象学家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是不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的?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大西洋 非 洲 南 美 洲 大陆漂移说的依据 ① ② ③ ④ ① 南 美 洲 非 洲 大 西 洋 南美洲、非洲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古生物化石 南美洲、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南美洲、非洲动物的相似性 1.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科学家 。 2.大陆漂移说的依据(课本P39~40图2.17-2.20) (1)南美洲、非洲大陆轮廓的吻合性。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2)南美洲、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3)南美洲、非洲动物的相似性。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却在大西洋两岸都有分布。 魏格纳 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 3.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 (课本P40图2.18) 在 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两 洋在不断扩张, 洋在不断缩小。 看看太平洋和大西洋 的变化: 印度半岛的位置有 什么变化 南 亚欧 大陆 北美洲 非洲 美 洲 南极洲 洋 太 平 洋 太 平 洋 大 西 印度半岛 大西 太平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板块的运动 1.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 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这六大板块是 A 、B 、C 、 D 、E 、F 。 太平洋板块 亚洲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 比较 。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 是: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稳定 活跃 板块交界的地带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带 地 海 马 火 山 地 震 中 喜 拉 雅 环 带 震 地 山 火 洋 平 太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1.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中国 日本 台湾 汶川地震的成因: 地处 板块 与 板块 的交界处,地 壳比较 。 亚欧 印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