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41005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2 地貌的观测同步测试(培优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30150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测试,同步,观测,地貌,一册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2 地貌的观测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选择题 1.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问题。 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答案】C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当碎石坠落时,大的岩块较重,受重力作用沿山坡向下滚动时,能滚得更远,所以大的岩块可以滚动到倒立锥的边缘部位。一些较小的岩块由于质量轻,坠落时动能小,多堆积在倒立锥的顶部。因此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小。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2.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理论。从地貌观察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B.对地貌的观察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C.对地貌进行观察是没有次序的 D.对地貌的观察,可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答案】C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分析】一个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观察地貌时,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A、B、D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观察地貌是有次序的,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2021高一上·钦州期末)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山及其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大桥 B.延安宝塔 C.右侧楼房 D.河堤 4.在最佳观察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3.B 4.C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黄土在世界上分布相当广泛,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成东西向带状断续地分布在南北半球中纬度的森林草原、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在欧洲和北美,其北界大致与更新世大陆冰川的南界相连,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中欧和东欧各国、苏联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在亚洲和南美则与沙漠和戈壁相邻,主要分布在中国、伊朗、苏联的中亚地区、阿根廷;在北非和南半球的新西兰、澳大利亚,黄土呈零星分布。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3.由所学知识可知,观察地貌时最佳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便于观察,B正确。大桥、右侧楼房、河堤地势较低,不利于地貌的观察,ACD错误。故答案为:B。 4.由所学知识可知,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以黄土地貌为主,C正确。由图可知,图中有河流流经,但河流地貌并不是主要的地貌类型,A错误。该处风沙危害较小,风沙地貌并不是主要的地貌类型,B错误。该处纬度较低,冰川作用发育程度低,冰川地貌不是主要的地貌类型,D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