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课题 条形统计图 单元 八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教学例1和例2内容,认识统计图和画统计图。例1呈现了某班同学参加“我是小能手”活动情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分析。例2呈现了“某市2011年国庆节期间大型活动统计表”,先让学生观察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完成统计图,在这一过程中体会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然后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学习目标 1.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3.通过应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 用能借助条形统计图的直观特点,通过对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任务一:图片导入。课件出示图片:这些东西你见过吗?师:这些东西你见过吗?这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些东西是四年(2)班小朋友们参加课外小组制作出来的,有剪纸,有航模,有叶贴画,还有折纸。你参加了什么小组?你那个组有几人?你怎样记录这些内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条形统计图。 学生观看图片。 通过图片,引出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 任务二:认识1格代表1的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例题1: 每项活动各有多少人参加?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多?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 1)把调查结果填在统计表中。2)说一说怎样把数据更直观地表示出来。3、展示汇报。1)填 写 统 计 表。2)讨论:怎样把数据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生1:我用画圈的方法。生2:我用画统计图的方法。3)教师总结:你知道吗?刚才的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所以叫做条形统计图。纵轴表示的是各项目小组的人数,从纵轴上可以看出一个单位长代表1人。横轴表示的是组别,从横轴上可以看出一共有4个项目小组。条形高的说明数据大,人数多;条形矮的说明数据小,人数少。4)比一比 说一说。生:条形统计图表示得更清楚。5)议一议: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可以清楚地看到数量的多少且易比较数量间的差异。6)看图填一填。1)一共统计了( )个项目。每格代表( )人。2)参加( ) 项目的人最多,参加( )项目的人最少。 任务三:学习1格表示2个的条形统计图。1、课件出示试一试习题:阳光小学四年级各班同学植树情况统计表观察上面两幅统计图,填一填。(1)左边的图每格代表( )人,右边的图每人代表( )人。(2)( )边的统计图比较合适, 因为( )。(3)( )的植树最多。师:一个格可以表示1个,也可以表示2个或多个。任务四:绘制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例题2:某市2011年国庆节期间大型活动统计表你能帮助他们完成统计图吗?看图回答问题。1)国庆节期间,哪些活动的场次最多?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说一说:你是怎么画条形统计图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选高度、描框、涂色、写数字。任务五:完成试一试(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1、课件出示试一试习题: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把统计图画完整,再回答问题。小刚上星期在家读书时间统计表小刚上星期在家读书时间统计图1)在上星期里,小刚每天读数的时间各是多少?哪一天读书的时间长?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任务六:完成练一练。2011年2月28日《北京日报》报道:“十一五”期间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