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47927

人教版九年级全15.1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454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九年级,15.1,两种,电荷,同步
  • cover
人教版九年级全15.1 两种电荷 一、选择题 1. (2023 太原模拟) 在气候干燥的冬天,化纤外套与毛质内衣由于摩擦而紧贴在一起。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外套与内衣由于摩擦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B.外套与内衣由于摩擦使电荷发生了转移 C.两者紧贴的原因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D.外套与内衣由于摩擦,创造了新的电荷 2. (2023 梧州二模)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A.木质铅笔里的碳芯 B.导线中的铜丝 C.钢丝钳把手上的塑料套 D.蓄电池内的硫酸溶液 3. (2023 丰南区一模)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绝缘体:干木材、陶瓷、橡胶 B.氧化物:磁铁矿、二氧化锰、干冰 C.省力杠杆:羊角锤、理发剪、钳子 D.铁、锌、碘、氟、钙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4. (2023 普陀区二模) 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5. (2023 合江县模拟) 在家庭实验室中,小明将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之后靠近细小的水流,发现水流被吸引运动轨迹发生弯曲,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流被吸引是因为梳子和水流带异种电荷 B.水流运动轨迹发生弯曲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水流靠近梳子,梳子没有靠近水流,说明梳子没有受到水流的作用力 D.将该梳子与原来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一定会变大 解题模型:物体带电现象 6. (2023 徐州) 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就制成了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将待检验的物体靠近铝箔条的一端,发现铝箔条向物体偏转,则说明该物体(  )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不带电 D.带正电荷或负电荷 7. (2023 振兴区校级模拟) 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感觉臀部发热,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怒发冲冠”的情景。关于这个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所以总的能量不守恒 B.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 C.臀部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 D.形成“怒发冲冠”现象的原理和验电器的原理相同 8. (2023 杜尔伯特县三模)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实验、装置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B.图乙,热机做功冲程可将高温高压气体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C.图丙,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图丁,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9. (2023 广州) 手与硅胶管M均不带电,用手摩擦M后,M与带负电的塑料管互相排斥,则(  ) A.M带正电 B.M不带电 C.手摩擦M时,正电荷从手转移到M D.手摩擦M时,电子从手转移到M 10. (2023 高明区模拟) 如题图所示是锂原子结构模型,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带负电,原子核不带电 B.原子核只占整个原子极小的体积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二、填空题 11. (2023 广元) 甲、乙、丙三个带电小球,已知甲带负电,甲和乙相互吸引,乙和丙相互排斥,则丙带 _____ 电;通常情况下,金属、石墨、橡胶三种材料中, _____ 属于绝缘体。 12. (2023 老河口市模拟)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这说明了带电体具有吸引 _____ 性质,纸屑又会被弹开这说明了 _____ 。 13. (2023春 盐城期中)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 负 电,验电器是利用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的原理制作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通过摩擦使 电子 (质子/中子/电子)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解题模型: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现象 14. (2023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