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65693

1.1 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检测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374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生物学,高中
  • cover
1.1 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B.氧气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不会存在于①中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A细胞中的氧气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如果血浆蛋白大量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水肿 D.抗体、氧气、呼吸酶、尿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如图是人胃的壁细胞“分泌”胃酸(HCl)的机制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l-逆浓度梯度从组织液进入壁细胞 B.C1--HCO3-反向转运体转运离子时不消耗ATP C.Cl-和K+通过载体蛋白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 D.抑制H+-K+泵活性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4.如图为人体细胞和内环境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细胞或细胞外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B.葡萄糖、氨基酸和血红蛋白均分布于①中 C.②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细胞外液 D.③细胞是体内种类最多的细胞 5.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入营养物质,并将代谢废物排到外界环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但不是生物体进行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B.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依赖于内环境 C.参与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等 D.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骨骼肌细胞中参与有氧呼吸需要经过11层磷脂分子 6.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NaHCO3/H2CO3等缓冲对能对血浆pH起调节作用 B.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不会造成血浆pH下降 C.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可中和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 7.人在严重感冒时通常需要“输液”,即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大剂量的药物快速到达组织,可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在“输液”之前,有时为预防患者对所注射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一般需要做“皮试”,即皮内注射。“皮试”和“输液”时药液最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淋巴液 B.血浆、组织液 C.组织液、血浆 D.组织液、淋巴液 8.人体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肺泡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两种液体环境中蛋白质含量不同 B.人体内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和胰岛B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相同 C.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肺泡上皮细胞被利用至少穿过3层磷脂分子 D.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与毛细血管内的液体可以相互转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细胞外液包括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 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 10.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  ) A.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 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11.农民在用镰刀收割水稻时,手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泡主要由血浆中的水渗出到组织液所形成 B.水泡内液体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 C.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可以不断更新 12.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