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73601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3课《颜色变化》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4-11-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25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格式,教案,颜色变化,3课,单元
  • cover
课时备课 课题 3.颜色变化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共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课页出示问题:用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然后用喷壶往纸上喷碘酒,纸会显现出字迹吗?为什么?科学实践:观察物质的颜色变化。拓展与应用:危险化学物品相关资料。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说出了物质的两类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本课主要探究物质变化中的颜色变化。颜色变化是判断物质是否产生新物质的一个依据。在化学实验中, 常常利用指示剂或观察物质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产生。本课探究四种颜色变化: 碘酒遇淀粉变蓝; 苹果、马铃薯切开后颜色发生变化; 紫甘蓝汁遇酸或碱变色; 白糖加热后变成黑色。通过一些物质的颜色变化, 可以说出它们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通过实验,说出紫甘蓝汁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变成不同的颜色;说出白糖加热后变黑产生了新的物质。 科学思维:学生通过实验,分析物质颜色变化的现象。 探究实践:学生能够利用紫甘蓝汁检测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观察、描述白糖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态度责任:学生通过实验、课堂交流讨论,能够进行多人合作,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对紫甘蓝汁变色、白糖加热变色等实验具有探究兴趣。 学生通过实验教师指导,说出利用颜色变化可以判断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验,说出紫甘蓝汁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变成不同的颜色;说出白糖加热后变黑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紫甘蓝汁检测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观察、描述白糖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板书设计  颜色变化 马铃薯片和香蕉片变色 淀粉遇碘酒变蓝色 颜色发生改变 产生新物质 紫甘蓝汁遇酸、碱变色 红色、绿色 白糖加热变色黑色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 提出和聚焦问题(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看一 看上面是没有字迹的。然后用喷壶在白纸上喷一些碘酒,这时立即显示出字迹。 谈话:用喷壶往“空白"的纸上喷碘酒, 纸上很快就显示出字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猜想。 预设:学生想到白纸上可能有玄机。 2.谈话: 刚才的科学小魔术是利用了碘酒遇淀粉变蓝的性质,这是一种颜色变化。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颜色变化的现象 通过以上问题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颜色变化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学生会特别兴奋。感到非常奇怪。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实践活动(30分钟) 科学实践活动: 研究物质的颜色变化 1.观察水果、蔬菜的颜色变化 教师让学生剥开或切开的香蕉和马铃薯, 放置一段时间, 观察出现的颜色变化现象。 预设:一段时间后, 学生会发现剥开或切开的香蕉和马铃薯颜色变深了。 总结: 剥开或切开的香蕉和马铃薯被空气氧化了, 它们改变了颜色, 并生成了新的物质。 2.探究紫甘蓝汁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发生的颜色变化 老师用微课视频或图片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呈现制作紫甘蓝汁的过程, 引导学生制作紫甘蓝汁。 谈话:当紫甘蓝汁遇到白醋 (酸性)、小苏打水 (碱性) 会发生什么现象 教师给学生分发一些纸花, 让学生在 "花瓣"上涂抹一 些白醋, 在 "叶片" 上涂抹一 些小苏打水, 然后让学生把紫甘蓝汁分别喷在纸花的 "花瓣" "叶片" 或其他部位, 观察并描述出现的现象。 总结: 实验发现, 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 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 遇到中性物质不变色。 谈话: 我们吃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如果把紫甘蓝汁滴加在香蕉片、苹果片等水果上面,它们出现的颜色一样吗 总结: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利用它可以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3.观察白糖加热现象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白糖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做白糖加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