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74453

4.5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课件(共48张PPT)- 《会计学基础》同步教学(西南交大版)

日期:2025-04-29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47212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交大,西南,教学,同步,会计学基础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制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学习本章应理解制造企业主要经营环节,掌握制造企业资金筹资、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财务成果等业务的核算内容。透彻地理解和运用会计复式记账法在现实工作中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预期目标。 学习目标 第一节 筹资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本 章 目 录——— 第三节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第四节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第五节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第五节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具体体现为盈利或亏损。 财务成果核算:确定企业的利润和对利润进行分配。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即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实现的各种收入与相关费用相抵后的差额就是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 (一)概述 营业外收支: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是企业财务成果的组成部分。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一、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收入。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二)账户设置 1.营业外收入 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该账户应当按照营业外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本期取得的各项营业外收入的数额 借方- 贷方+ 营业外收入 期末无余额 2.营业外支出 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该账户应当按照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本期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的数额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借方+ 贷方- 营业外支出 期末无余额 (三)营业处收支的总分类核算 【例4.53】DN公司开出20 000元的现金支票,捐赠给贫困山区希望小学。 借:营业外支出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例4.54】DN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工商局罚款10 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例4.53】DN公司收到A公司支付的违约款2 0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20 000 (一)利润的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收入一费用 2.营业外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3.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利润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的核算 1.营业利润=收入一费用 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生产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构成部分。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2.利润总额(税前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利润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通过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取得的税前利润总额。 2.利润总额(税前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