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CONTENTS 目录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 账 户 第三节 复式记账 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 学习目标 学习本章应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基本内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并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 01 会计科目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定义: 会计科目指的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所形成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规定一个名称,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明确地反映一定的经济内容。 例如,凡是企业存入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都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核算。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为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企业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需要按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对各个会计要素进一步的分类,也就是要设置会计科目。 1.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反映 会计对象的内容。 工业企业,核算和监督生产耗费,应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工程建设企业,应设置“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等科目。 2.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需要,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3.必须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4.必须使会计科目具备可操作性 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其单位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所以,也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资产类 2.负债类 3.所有者权益类 5.成本类 4.共同类 6.损益类 (一)按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会计要素)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1 2 总 分 类 科 目 明 细 分 类 科 目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明细科目起着统驭控制作用 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起着补充说明作用 (二)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1.总分类科目 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 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的关系。 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02 账 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类,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不能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 概念 从理论上讲,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并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一、设置账户的意义 账户要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变化情况和结果,在结构上就应该有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加数和减少数两个部分。同时,还要反映各会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