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79039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6-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69384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哲学,必修,统编,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第2课 物质、意识、运动、规律 认识论 第4课 认识、实践、真理 唯物辩证法 第3课 联系、发展、矛盾 社会历史观 第5课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规律、人民群众 价值观、人生观 第6课 人生价值 一 认识的内涵与分类 1.认识的含义 认识是 主体 对 客体 的 能动反映。 主体:人(而非动物) 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注意———意识”与“认识”的区别和联系: 体系不同:意识相对于物质而言,属于唯物论范畴; 认识相对于实践而言,属于认识论范畴。 当我们路过新修建的草坪时,总会闻到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种味道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往往会出现在草坪被修剪过之后? 有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这是多种名为绿叶挥发物的碳基化合物在空气中混合的产物。当植物受到昆虫、病菌感染或割草机等机械外力的伤害时,会主动释放这些分子。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形成方式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 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和概括 内容 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 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地位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 认识的形式和阶段 感觉:看到颜色、闻到味道、触摸到形状等(个别属性) 知觉:对苹果整体认知 表象:当苹果不在眼前时,根据记忆可以浮现它的样子。 概念:用语言概括出苹果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 判断:有的是甜的,有的是酸的。 推理:根据苹果落地,得出万有引力规律。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生动的直观” “抽象的思维”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注意:既没有纯粹感性的认识,也没有纯粹理性的认识,二者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往往感性认识中有理性,理性认识中有感性。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发展、深化 依赖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 认识 理性 认识 注意:(1)二者相互转化的说法是错误的。 (2)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也是错误的 不能认为感性认识都是错误的,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 C.感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理性认识和实践无关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终极阶段 【详解】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A正确。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而不是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B错误。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C错误。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而非终极阶段,D错误。故本题选A。 A 当堂达标 “望梅止渴”的故事中,士兵想起酸梅子而流口水,这是大脑对梅子的味道进行回忆而产生的效果。这是感性认识的表象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在于(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概念、知觉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A 都属于主观认识 概念、判断、推理 是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