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85775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640829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趣味导入 《摩登时代》精选片段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一篇:溯革命之源———工业革命的背景 第二篇:寻巨匠之迹———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三篇:观时代之变———工业革命的影响 1.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 3.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新的发明创造源于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壹 溯革命之源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壹·溯革命之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壹·溯革命之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2.工业革命的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工业革命为什么从英国开始? 情景一:我们要开办一个作坊,都需要考虑或准备哪些条件?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广大的市场 技术人才 英国是否具备上述条件? 壹·溯革命之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权利法案》 殖民地遍布全球 三角贸易 工匠经验的积累 材料:大约从 15 世纪开始,在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形成了所谓的“圈地运动”。其中,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英国的制呢业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激增,土地所有者在被圈占的土地上养羊,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比喻为“羊吃人”。 ———《圈地运动》 政治保障: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政局稳定。 市场:早期殖民掠夺提供了广阔的倾销市场。 原料和资本:三角贸易为英国提供了廉价原料和雄厚的资本。 技术: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劳动分工与技术条件。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2.工业革命的背景: 壹·溯革命之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法国历史的追溯: 材料: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效率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求不断扩大。) 贰 寻巨匠之迹 ———工业革命的成就 贰·寻巨匠之迹———工业革命的成就 1.开始行业: 情景二:我们生产什么货物,才能保证风险最小,收益最大呢? 材料 :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工业革命最早从纺织业开始 贰·寻巨匠之迹———工业革命的成就 2.开始的标志: 棉花 纺纱 织布 织布速度加快,但是纺纱速度跟不上,怎么办?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不是机器·未代替人类劳动)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贰·寻巨匠之迹———工业革命的成就 时间 (18世纪) 1764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发 明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 机 水力织布机 动 力 人 力 水 力 水 力 水 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