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墨画树》教学设计 【教材选用】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1课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所用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www. 1.认知与技能:通过欣赏、游戏、小组合作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水墨画技法,并尝试用双勾、没骨法表现树木,感受水墨画树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水墨画的学习进一步掌握笔墨的基本技法(勾、皴、擦、染);在玩“吹墨”游戏中进行树木表现方法的对比;运用《清明上河图》名画欣赏,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二年级学生从小学会感受水墨画独特的绘画语言,培养学生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将游戏与水墨画教学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会、表现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完成水墨画树的表现。 难点:如何将游戏教学与传统的水墨画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玩水墨的同时比较、总结水墨画树的特点。模仿古代水墨长卷画,小组合作添画作业,让学生体会长卷水墨画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学范画、明星片等 学生:水墨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吹墨游戏———激发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力。 两人合作,玩一玩“吹墨”游戏,任务:吹出一棵树。 小组介绍合作方法。鼓励先交流后合作,边尝试边探究的合作过程。 二、名画欣赏———观察比较,培养名画赏析力。 1.欣赏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视频资料,观察画作局部,边欣赏边观察,提问:画中什么地方画了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树木的位置,房屋周围、山石上、汴河两岸等等,都有一些树木。观察细致的学生还会发现近处的树木墨色比较浓,轮廓比较清晰,远处的树木墨色比较淡,轮廓比较模糊。 2.小组合作观察、分析、交流:用《清明上河图》明信片和“水墨画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两种表现方法的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对比法观察树木,学生会发现吹墨画的树木墨色很浓,黑乎乎的,水墨画的树木墨色有浓有淡;吹墨画的树枝很直,硬邦邦的,水墨画的树枝有粗有细,有硬有软;吹墨画的树没有树叶,水墨画的树有树叶。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笔触,有的用点,用的用线,还有的用圈,表现方法不同。 三、模仿画树———大胆尝试,培养造型模仿力。 1.尝试用水墨画工具模仿《清明上河图》中的树画一棵自己喜欢的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与体会。 2.点评学生作业,给予鼓励,每个人都感大胆地表现,有些开始模仿画家的表现方法,用线条勾勒树干、树枝,用点或者圈画出树叶。 3.教师示范讲解基本水墨画技法:勾、皴、擦、染。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了解水墨画树的步骤以及基本表现方法。教师重点介绍双勾和没骨法(又称单勾法)。 板书:双勾、没骨(单勾) 四、长卷添画———学以致用,培养综合表现力。 小组合作在长卷上添画树木,可以在房屋后面添加,也可以在山石上添加,或者在小河两岸添加。 五、拓展欣赏———新旧融合,培养思维创新力。 欣赏立体水墨画树视频,随着视频的播放有种走入画中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科技将传统水墨画得以传承。 【作业设计】 第一次作业: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水墨画树的特点,大胆尝试用水墨画方法表现一棵水墨画树。 第二次作业:小组合作在长卷上添加树木,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添加,可以是房屋周围,山石上,也可以是小河两岸。 【板书设计】 1. 学生吹墨画作品展示区。 2. 第一次作业展示区。 教师示范区域 水 墨 画 树 勾 皴 擦 染 双勾 没骨(单勾) 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