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90051

第18课《狼》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486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8课,教学设计
  • cover
课 题:狼———蒲松龄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3、理解体会:只要沉着勇敢,机智果断,就能战胜狡猾贪婪的敌人(狡猾贪婪的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 疏通课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激趣 1、出示“狼”图片。 说说与狼有关的成语和故事或谚语 交流。 狼狈为奸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狼奔豕突 杯盘狼藉 狼狈不堪 鬼哭狼嚎、豺狼当道、 与狼共舞、狼烟四起 …… 2、简介作者及《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人,19岁中功名,但此后屡试不第,中年以后一边教书,一边应考,直到71岁才再中,4年后便死去,穷困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黑暗有深刻的认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文言小说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二、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1、轻声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标注难理解的地方。 2、朗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 3、指导停顿 ①后狼止 而前狼又至。 ②两狼之并驱 如故。 ③其一 犬坐 于前。 ④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 ⑤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 二)听课文朗读,注意节奏; 自主朗读。 三)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本文叙述了屠夫智斗狼的故事。 三、疏通课文 1、PPT显示,指导重点、难点词语。 学生自主疏通文意。 2、边读边理解,语句显示的狼、人的性格特点。 3、诵读。 四、小结: 五、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2、揣摩课文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 诵读探究 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温故知新 1、朗读课文,鼓励背诵。 2、检查词句理解。 二、理清思路 1、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交流,点拨: 2、划分课文层次 叙述———议论 三、诵读理解 1、狼的狡猾和贪婪表现在哪里? 2、用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屠夫的机智和勇敢,表现在哪里? 3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交流,点拨: 这句话是作者发表的议论,结合全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揣摩寓意 示例: 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四、归纳总结 1、解释文言词语: 1、缀行甚远 2、一狼仍从 3、骨已尽 4、顾野有麦场 5、弛担持刀 6、屠暴起 7、乃悟前狼假寐 8、盖以诱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目似瞑,意暇甚 4、一狼洞其中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交流。 3、一词多用。 4、词类活用。Ppt 五、拓展延伸 1、说狼 蒲松龄笔下的狼是如此的 贪婪凶恶,可是大自然中的狼果真如此么?谈谈你对狼的认识。 交流。 虽然,过去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凶猛、狡猾、贪婪”,但是今天狼的形象却在悄悄起着变化,人们将它的形象转变成为“野性、团结、激情、坚忍、挑战”的新形象。 于是,企业要以狼作为形象代言,著名品牌有“七匹狼”、“与狼共舞”。 六、作业: 1、背诵课文,掌握课文文言实词意思。 2、请结合图片适当想象,将此文改编成一篇600字左右的小说,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ppt图片) 板书设计 遇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