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91383

2024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第六章 圆周运动复习提升(有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1835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第六,解析,提升,复习,圆周运动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 第六章 圆周运动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圆周运动的突变问题的原理理解不清而出错 1.(2023北京房山期中)如图所示,长为L的悬线一端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有一钉子C,O、C间的距离为,把悬线另一端的小球A拉到跟悬点在同一水平面处无初速度释放,小球运动到悬点正下方时悬线碰到钉子,则 (  ) A.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小球的加速度突然增大为原来的2倍 C.小球受的拉力突然增大为原来的2倍 D.小球的向心力突然增大为原来的4倍 易错点2 忽视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性导致漏解 2.(2023山东济宁期中)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绕中心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盘中心O点正上方H处有一小球被水平抛出,此时半径OB恰好与小球初速度方向垂直,从上向下看圆盘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小球恰好落在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R B.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R C.圆盘的角速度大小可能为 D.圆盘的角速度大小可能为 易错点3 不能正确建立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而出错 3.(2023辽宁本溪第一中学期中)如图是某型号无人机绕拍摄主体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已知无人机的质量为m,无人机的轨道距拍摄对象高度为h,无人机与拍摄对象间的距离为r,无人机飞行的线速度大小为v,则无人机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  ) A.角速度为 B.所受空气作用力为mg C.向心加速度为 D.周期为 易错点4 混淆绳模型与杆模型的临界条件而出错 4.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小球在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min= B.小球在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为支持力 C.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v由逐渐增大,杆对小球的拉力也逐渐增大 D.小球在最低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为拉力 易错点5 在圆周运动中,速度不同时,忽视摩擦力会随支持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出错 5.(2022辽宁沈阳第二中学月考)如图所示是自行车场地赛中一段半径为45 m的圆弧赛道(忽略道路宽度),赛道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7°(tan 27°≈0.5,sin 27°≈0.45,cos 27°≈0.9),不考虑空气阻力,自行车与骑手总质量为80 kg,两者一起在该路段做速度为v的匀速圆周运动。若自行车与赛道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则对于骑手和自行车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v=17 m/s,则系统的向心力由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B.若v=18 m/s,则系统受到来自路面的摩擦力沿赛道斜面指向内侧 C.若v=12 m/s,则系统受到来自路面的摩擦力沿赛道斜面指向外侧 D.若v=12 m/s,则系统受到来自路面的摩擦力约为160 N 思想方法练 一、假设法 方法概述   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结果出现的矛盾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方法就是假设法。 1.(2023江苏南京协同体七校期中联考)长度为0.5 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2 kg的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1 m/s,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此时轻杆OA将 (  ) A.受到16 N的压力          B.受到24 N的压力 C.受到24 N的拉力          D.受到16 N的拉力 二、临界分析法 方法概述   一种物理现象过渡到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具有的条件,叫临界条件。利用临界条件,推导出有关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这就是临界分析法。如P40第2题、P41第5题、6题就应用了此方法。 2.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竖直,顶角为2θ=60°,底面半径为R,在底面圆心O处系一个轻质细线,长也为R,细线的另一端连一个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现给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