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第一节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8 19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破碎。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分区。据此完成1~2题。 1.划分图示区域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 A.降水 B.植被 C.地貌 D.热量 2.图示区域( ) A.具有一定的面积 B.具有明确的边界 C.各区域形状规则 D.区域间过渡不明显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可知,图示区域划分为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沟谷平原区、风沙区、高原沟壑区,根据内部区域的名称判断,划分图示区域的主要地理要素是地貌。 第2题,图示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因此具有一定的面积;图示区域为自然区,地理要素的变化具有过渡性,因此一般不具有明确的边界,边界往往是模糊的;图示区域中各区域形状不规则;图示区域各地貌区域间地貌变化具有过渡性,没有明显的边界,因此过渡性明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的 四大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B.积温的多少 C.年降水量的多少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4.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 C.区域之间无差异性 D.区域之间无任何联系 A B 解析 第3题,图示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积温的多少是划分温度带的指标;干湿地区的划分是由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的;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不是划分干湿地区的指标。 第4题,自然区界线一般具有过渡性,行政区的界线一般是明确的;区域是一个整体,内部具有整体性;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这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读福建省方言分布图,完成5~6题。 5.方言的形成体现的区域特性是(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6.福建省方言种类繁多,彼此差异大的 主要原因是( ) ①福建省文化发达,语言发展较快,形成 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 ②福建省多丘 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交往 ③福建省经济比较发达,需要多种语言交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A B 解析 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福建省方言种类多样,有闽南区、闽北区等多种方言类型,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第6题,福建省多丘陵、山地,人口的区域流动相对困难,各地区之间相对独立,语言接触较少,于是形成了许多方言可以相对独立发展的环境;福建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①②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图是以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材所创作的画卷,据此完成7~8题。 7.画中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东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宁夏平原 8.有关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B.该区域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C.该区域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和玉米 D.该区域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C D 解析 第7题,“小桥流水人家”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景观,结合选项分析,画中美景最可能出现在长江三角洲。 第8题,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棉花和油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