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03371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主观题反套路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41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主观,题反
  • cover
高考小说阅读主观题反套路解析 小说阅读主观题反套路解析 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 反套路题型多样,形式新颖。反套路是建立在套路基础之上,没有套路,何来反套路?反套路是给考生答题设置难度,但反套路并不是说让题目超越考生答题能力范围。题目形式不管怎么变,答案内容都不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简单解释:题目没见过,但是背后的知识点“我”学过。这就是“以生考熟”。答题的基本思路:一是审题,问什么,答什么,找到答题方向;二是找知识点,题目考察哪一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体系要牢固掌握(必备知识);三是认真分析文本,对照知识点来做分析解读(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反套路题有本质也就是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 【原题再现】 【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分析)(6分) 考察内容:小说和纪实文学的文体知识 【2022·新高考Ⅰ卷《江上》】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考察内容:传统文化历史名人故事小说新编之改写效果 【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分析)(6分) 【具体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小说和纪实文学这两种文体的特点。 第一步:审题。反套路题最重要的是要认识题目,问什么,答什么。题目内容形式也许没有见过,但是背后的知识点绝对是我们所学的,或者答案内容是在我们理解范围内的。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明确两个文本的文体是什么。文本一是小说,文本二是纪实文学。然后结合两种文体的特点分析二者艺术表现的差异。 第二步:找得分点。也就是见招拆招,找到答题的方向,踩准得分点,规范答题步骤。 本题分值为6分,可推断至少有三个得分点,每点2分。三个得分点规范答题模式:①艺术表现不同点(1分)+文本简要分析(1分)②艺术表现不同点(1分)+文本简要分析(1分)③艺术表现不同点(1分)+文本简要分析(1分) 由小说的最大特点上虚构,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 纪实文学,是指借助个人体验方式(亲历、采访等)或使用历史文献(日记、书信、档案、新闻报道期),以非虚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与真实事件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报告文学、历史纪实、回忆录、传记等多种文体。纪实文学也称“报告小说”(报告文学化)或“小说化”的报告文学。 基于以上两种文体的基本知识体系,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突破,踩准得分点:(1)虚构性与真实性的不同;(2)环境描写的不同;(3)人物描写的不同(4)情节叙事上的不同。 第三步:由这一类到这一篇,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找不同。这一步最为关键,是考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存在。 【答案关键词:故事的虚构与真实】从艺术手法来看,文本一是小说,艺术性强。在对老胡的塑造之中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式,(如为了让“我”和林大富把他绑起来,他说“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不,有任务!”,这些是语言描写,如”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这是动作描写)同时文中借助环境描写进行烘托,借助“我”和“林大富”进行衬托,作者借助这些方式塑造了一位铮铮铁骨的英雄形象;文本二是纪实文学,真实性强。疗伤的过程是真实的记录,没有环境的烘托渲染,真实展现当时的画面。 【答案关键词:情节的完整与简约】从叙事内容来看,文本一作为小说,有完事的故事情节内容,有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小说的起因是老胡身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