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7.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2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3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C. 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D. 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2.(3分)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升华后液化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先汽化后凝华 D. 先液化后汽化 3.(3分)如图所示情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A. 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B. 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 C.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逐渐消融 D. 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4.(3分)(2020江汉区期中)大多数同学夏天喜欢吃雪糕,冬天喜欢吃火锅。小江同学在学习物态变化后想到,冬天吃火锅时,火锅上“热气”腾腾,而吃雪糕时,雪糕周围“冷气”袅绕。以下是他和同学关于“热气”和“冷气”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热气”和“冷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之后的水蒸气 B. “热气”和“冷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热气”和“冷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热气”和“冷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之后形成的小水珠 5.(3分)小曦用高压锅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 高压锅煲汤更快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C. 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 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3分)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拿出一杯冰冻饮料,过一会杯壁上有许许多多小水珠,这是( ) A. 杯内的水渗透出来的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 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3分)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 霜降时节枝头上的霜 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8.(3分)放在饮料中的冰块会越来越小,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 汽化 B. 熔化 C. 液化 D. 凝华 9.(3分)关于水的沸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我们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来判断水是否沸腾的 B. 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小;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大 C. 烧杯口盖上纸板可以减少热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D. 水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0.(3分)与如图所示天气预报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黄冈最低气温是摄氏零下度 B. 雨是由水汽化而形成 C. 雪在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 雪是空气中的水凝华而成的 11.(3分)如图所示,护目镜镜片会因起“雾”给医疗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 护目镜镜片上的“雾”是水蒸气 B. “雾”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C. “雾”形成在护目镜的内侧 D.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2.(3分)如图所示,在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的过程中,有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上有水滴产生。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当烧瓶内的水沸腾时,才会有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 B. 管口放置的玻璃片温度越高,玻璃片上越容易有水滴产生 C. 经过一段时间后玻璃片温度会升高 D. 若是在青藏高原进行该实验,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13.(3分)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棍纸时,可以看到冰棍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壶嘴里冒出的“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