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10264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3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含解析)

日期:2025-04-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4690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3章 运动和力
  • cover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3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红与小明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小明的实验方案与小红的相比 A. 有效地克服了研究对象与支持面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B. 有效地克服了研究对象与支持面之间的支持力对实验的影响 C. 有效地克服了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弊端 D. 有效地减小了研究对象的质量对实验的影响 2.(3分)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3分)放风筝时,风筝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 手 B. 地球 C. 线绳 D. 风筝 4.(3分)图为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 B. 都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时发生 C. 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发生 D. 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减速时发生 5.(3分)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 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 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 平衡木受到的重力 D. 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6.(3分)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③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④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①④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①②④ 7.(3分)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求人们 A.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 B. 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 C. 市区行车禁鸣喇叭 D. 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 8.(3分)上体育课时,涵涵同学看到操场上的物理现象,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由于足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B. 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蹬地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球拍击打羽毛球,改变羽毛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穿运动鞋跑步不易滑倒是利用运动鞋底部凹凸不平的花纹来增大摩擦 9.(3分)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A. 运动员游泳时向后划水 B. 守门员抓住飞来的足球 C. 运动员撑杆跳高时撑杆变弯 D.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 10.(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实验装置,由于木块与桌面存在摩擦力,当右盘放砝码,左盘放砝码木块刚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调整的可能是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的摩擦 A. 向左再加砝码 B. 将右盘砝码取下砝码 C. 向左再加砝码 D. 向左再加砝码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1.(4分)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cm=_____m ;(2)36km/h=_____ m/s;(3)0.6h=_____min. 12.(4分)如图所示,小明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分别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物体A长度为_____cm。 (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物体A长度为_____cm。所以分度值越_____(选填“大”或“小”)的刻度尺测量值越精确。 (3)图c所示刻度尺测量的木块的长度是_____mm,合_____cm。 三 、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3.(6分)如图所示,悬挂在绳上的小球受到的拉力是3N,画出小球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14.(6分)如图,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请在图中虚线处画出此时钢球的受力示意图。 15.(6分)(2021河南)放风筝是我国的一项民俗。如图为小亮放风筝时的情景,请画出风筝所受重力及风筝线对手中线轴拉力的示意图。(O点为风筝的重心) 四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6分)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能够使小车到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