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15636

冀人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3.9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一)(表格式)

日期:2025-02-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4110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液体,教学设计,气体,人版,固体,上册
  • cover
科学 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物质的状态 核心概念 探究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特征 。 学习内容与要求 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感知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特征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10.7 教学内容解析 本课的导入部分安排根据物质的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三种状态物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相继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本课主要探究固体的几种常见性质,如: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对物质的固体形态有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 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物体,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物质状态有关的感性知识,对固体、液体、气体这些词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在认识不同物体状态的性质时,由于物体形状的不规则,使体积的描述遇到困难,为此,教师引用了“较大”“较小”的类似词汇引导学生进行描述,培养学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体积。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科学思维: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能对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实践:通过两个不同的科学活动,让学生深刻探究出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并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讨论,总结归纳。 态度责任:结合生活实际,体验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固体、液体三种状态的性质。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固体、液体、气体的常见物体图片及实物,引发学生学思考,形成“图中的物体有哪些共同性质?”问题。再通过实验活动,获取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共同性质和不同点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提升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建构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其树立乐于尝试用多种方法设计实验和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关键问题解决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多种物质的性质进行比较,总结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特征 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对比总结等方式得出固体液体的性质,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科学的乐趣。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级备课环节一:情境与问题课件展示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物质图片以及实物,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提问:图中的物体有哪些共同性质呢? 小组根据问题思考交流 预设:这些物体都有形状、体积、质量、颜色等活动意图说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环节二:分类看图片,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将图片中的物体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进行分类;如果认为某一物体是有多于一种状态的特征,也可以将它归纳到相应圆圈的重叠处。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结果。有的物体兼容两种状态,如:沙拉酱,既有固体的性质,又有液体的性质。 活动意图说明:对物体的三种状态建立初步认识。环节三:活动一: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1)让学生思考:要研究一个固体,需要研究它的哪些性质?例如:木块,同学们想研究它的那些性质? 要研究固体的这几个方面,分别需要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2)演示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3)引导学生从固体的形状、体积、软硬、透明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探究。学生回答:形状、体积、软硬、质量…… 学生回顾天平的使用方法,并测量物体的质量 看一看,掂一掂,摸一摸积木和自己的尺子等感知固体的性质并总结归纳。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活动探究总结固体的主要性质 环节四:活动二: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固体的主要性质,那么牛奶、水和酱油又有什么性质呢? 演示实验: ①将液体倒入量筒中观察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