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16062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3599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ppt,20张,课件,月夜忆舍弟,诵读
  • cover
(课件网) 月夜忆舍弟 杜甫 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 2.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 3.精读全诗,剖析作者的写作特色 4.总结和归纳全诗表达的思想内涵 5.熟读全文,探究相关问题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生平经历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大历五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所作,此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四年。乾元二年七月,杜甫由华州弃官,携家客居秦州。秦州城位于六盘山支脉陇山的西边,当时属偏远的边郡。同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杜甫的几个弟弟当时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此诗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鼓:指戍楼上报更的鼓声。自黄昏至拂晓,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一般鼓报三更,便不准路有行人。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断,截断。 边秋:一作“秋边”,边地之秋。 一雁:孤雁。 原文翻译 戌楼响过更鼓,上断了行人形影,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指在节气“白露”的一个夜晚。 明:明亮。 原文翻译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分散:一作“羁旅”。 无家:杜甫自天宝五载离开河南偃师陆浑庄故居后,老家没有什么亲人,无从询问诸弟消息。 原文翻译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何处去打听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书:信。长:一直,老是。 不达:送不到。 况乃:何况是。休兵:停止战争。 原文翻译 平时寄去,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合作探究 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 首联中,从听觉角度,以“戍鼓”写战争背景,以“雁声”写亲人离散,描绘了一幅荒凉冷寂的边塞图,极力渲染悲凉气氛,为后文作铺垫。 合作探究 结合你所了解的历史,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从“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中都能够体现。 合作探究 诗题中有“月”,作者却没有直接从月写起,写了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诗歌的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由此可知,这两句诗点明了“月夜”的背景,渲染了冷落、沉寂、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凄凉的心情。 合作探究 前人评述此诗通篇不着一“忆”字,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请结合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