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18248

第10课《三峡》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40447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课,三峡,课件,3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三 峡 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 指导老师XXX 目录 01 作者介绍 03 原文翻译 04 课后练习 02 创作背景 05 课外阅读 CONTENTS 01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姓名:郦道元,字善长,汉族。 地位:北魏时期地理学家散文家。 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 代表作:《水经注》 人物生平 作者介绍 少年时期:和家人居住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他随父(郦范)游历,得以观察各地山川风物。 步入仕途:父亲郦范去世后,承袭永宁侯爵位,依照降等承袭的惯例袭伯爵。 北魏孝文帝(鲜卑族)迁都洛阳后,任命郦道元为尚书郎。 郦道元跟随孝文帝出巡北方。御史中尉李彪认为道元执法公正严明,向朝廷推荐他, 郦道元自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后因李彪被弹劾,郦道元也被免职。 郦道元被下放为冀州镇东府长史。郦道元在那里为官三年,为政严酷,人们非常敬畏他, 山寇佩服他的威名,不敢违法。后郦道元任东荆州刺史,期间保持严猛为政的作风。被 百姓到朝廷告状,被罢官。 学术研究:罢官期间,郦道元开始着手为《水经》注疏事宜。 再入官场: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起复,郦道元担任河南尹,治理京城洛阳。后陆续被委以重任。 魂断驿亭:孝昌三年(527年),被政敌使出借刀杀人之计,郦道元在前往监视萧宝夤(齐州、雍 州刺史;有意谋反)的路上,被围困于驿亭,惨遭杀害。 02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郦道元在自己序文中写道: “从前的《大禹记》所著录的山和海,范围大但不够完备;《汉书·地理志》记述又不详备;《尚书》、《本纪》、《职方》等文献,流于疏略;都赋的描述,限于体裁而不能准确达意;《水经》虽然粗略地列出了水道的源流,但也没说清楚水道之间的联系…… 我自考虑空闲日子较多,与其浪费时间,倒不如阐述《水经》,为前人的著述增添内容…… 《水经》有错误的地方,加以考究订正,经文没有提及的河流,但有常流不断的水道,则不在此限……” 创作背景 《三峡》原文 结合北魏时期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看出创作背景有四, 一是罢官期间他空闲时间丰富,不想浪费岁月; 二是之前关于水系的著作各有不足; 三是水道变化常有,且较为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 四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统一,着眼于《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 03 原文翻译 原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ɡ)。” 逐段翻译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 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①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quē),同“缺”,空隙、缺口。 ③自非:如果不是。 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 ⑥曦(xī)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