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1946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4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预习 讲解 总结 练习(4份)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4856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发展,练习,总结,讲解,预习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目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来源~&:中@教*%网]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其原因有三: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二是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搜刮,三是战争的破坏。 【合作探究】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对比课本p38p39图表加以说明)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仅仅经过三年的时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2、第一个五年计划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毛泽东的:“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段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残缺不全。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合作探究】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政府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其基本任务是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中^国教育~@出*版网#] 1953年政府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一是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基地;二是交通建设成就巨大;三是初步奠定了工业的基础。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历史纵横】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党的正确领导; 广大工人和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3、社会主义改造[ww&w.#z~zstep^.com*]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消灭了剥削阶级,避免了两极分化。党和国家还创造性地采用赎买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资本主义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合作探究】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成功标志着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至此,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对部分工商业者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以致遗留了部分问题。 二、探索与失误 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后的十年,党在经济建设领域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 1、中共八大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分析八大召开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八大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即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内主要矛盾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