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23659

诗歌鉴赏-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290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诗歌,鉴赏,-部,编版,语文,八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诗歌鉴赏-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孤寂苦闷的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一句毫无骚人墨客离家时的悲愁,诗人坐船沿途观望三峡的崇山峻岭,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壮丽山川的热爱之情。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3.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辋川别业① 王维 不到东山②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③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优娄比丘经论学④,伛偻丈人⑤乡里贤。披衣倒屣⑥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⑦前。 【注释】①别业:别墅。天宝年间,王维曾隐居于辋川别业,度过一段田园生活。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③堪:可以,能够。④此句意为:从事经论学的有道高僧。优娄、比丘对僧人的称呼。⑤伛偻丈人:弯腰驼背的老人。⑥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倒屣(xǐ):急于出迎,把鞋倒穿。此处是形容热情迎客。⑦衡门:横木为门,代指简陋的房屋。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是一首五言律诗,记述了作者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B.《辋川别业》是一首写景言情的七律,描绘了辋川春天的景色和淳朴美好的人情,也暗含着怀才不遇的不满与失落。 C.《使至塞上》颈联两句写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D.《辋川别业》颔联用“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燃”来突出“红”字,色彩明艳,极具动感。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4.这两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有共同之处,其中,《钱塘湖春行》中间两联细致描写 、 、 、 四种景物,展现了西湖的明媚春光。 5.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白居易,都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早春,但从尾联来看,表现手法有明显差异,请你结合诗意分析《钱塘湖春行》的尾联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抒发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②。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②西楼:指送别地点谢亭。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体裁来说,这两首诗都属于近体诗。甲诗是律诗,乙诗是绝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