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29746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第四章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14401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第四章,解析,文明,生态,走向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大孤山铁矿所在的矿区,距离辽宁省鞍山市十几千米,因丰富的铁矿储量被称为“十里铁山”。但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大孤山已从一座海拔近300米的山变成了海拔近-300米的大深坑。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截至2018年11月,大孤山铁矿累计治理面积达127.33公顷。目前,通过示范基地和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图示为大孤山铁矿遥感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这种“人造天坑”的形成出现在(  ) A.采集渔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生态文明时期 2.该地质奇观形成的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有(  ) ①植被破坏     ②土地沙漠化 ③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④滑坡与泥石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改善大孤山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主要是(  )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铁矿开采持续长久 C.工业废水循环利用     D.居住环境清洁优美  ———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建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被誉为“城市建筑的肌肤”。下图为“立体绿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立体绿化”建筑反映出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人地协调 5.与普通建筑相比,“立体绿化”建筑(  ) A.采光性能增强    B.噪声污染减弱 C.电能消耗增大    D.雨水排泄加快   (2023河南郑州期中)巨菌草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耐旱、耐盐碱,是一种良好的饲料作物,相比于玉米等传统饲料作物,巨菌草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要求更低。近年来,宁夏同心县在沙漠戈壁推广巨菌草种植,促进草畜产业一体化发展。下图为巨菌草和玉米植株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与传统饲料作物相比,同心县推广巨菌草种植是因为(  ) A.单位面积产草多    B.可提高耕地质量 C.种植经验更丰富    D.便于机械化耕作 7.该地在沙漠戈壁推广巨菌草种植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增大蒸腾量,增加区域降水 B.减少水耗,增加河川径流 C.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弱竞争 D.根系固沙,减弱风沙活动 8.推广巨菌草种植,促进草畜产业一体化发展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是(  ) A.减少耕地面积    B.保障草料供应稳定 C.提高牧业成本    D.扩大饲料用粮需求 题组二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2023山东莱西期中)我国某地区的生态农业主要采取“农、养、沼、种”四者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农、养、沼、种”指水稻生产、养猪(鸭子)、沼气、种植蘑菇和其他蔬菜等。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时又为“农、种”等提供了很好的肥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稻田养鸭场”生产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鸭子消除稻田中的病菌、害虫 B.鸭粪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水稻产量 C.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消除污染 D.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绿色生产 10.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对当地发展的作用有(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在我国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河西走廊 C.江汉平原    D.河套平原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