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3070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填空专练2(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980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填空
  • cover
填空题2 1.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锌元素_____;2个氢原子_____;2个镁离子_____。 (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是_____。 ②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 ③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 ④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 ⑤带负电荷的粒子是_____。 ⑥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 ⑦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_____。 ⑧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 2.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A、B、C、D四个结构示意图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属于离子的是_____;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_____。 (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该粒子是原子,则与的关系是_____;若,试写出该粒子表示的一种阳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 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加入块状固体 加热液体药品 倾倒液体 将橡胶塞塞进试管 实验操作图 编号 A B C D (1)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仔细观察表中的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中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 ②将B中实验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改正:_____。 ③C中实验操作是正确的。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的原因是_____;标签朝向手心的原因是_____;瓶塞倒放的原因是_____。 ④D中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_____,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4.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从序号A~E中选择);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利用的氧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 (3)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如装置F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 ②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 ③实验室若用此法代替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优点是_____(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D.反应便于控制 ④若装置F中反应剧烈,则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序号)。 A.减缓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5)由制取氧气的反应可知: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由反应物的_____和反应_____决定。 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将水面以上的部分按体积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燃烧匙中装入足量的红磷,将橡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 ④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 (2)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造成该实验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5)同学们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 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表所示,请完成实验报告。 探究内容 实验步骤、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 1.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相同(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无明显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