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36142

北京市一0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4838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市,解析,试卷,历史,月月,学期
  • cover
2023-2024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 一、本部分共30题,共45分。 1.(1.5分)“正是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横贯中华大地的河流,哺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如图“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示意图”中,中原和江浙两大文化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区有(  ) A.龙山、半坡 B.红山、河姆渡 C.仰韶、良渚 D.陶寺、大汶口 2.(1.5分)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天下一家”的观念已经出现。周朝统治者将各地区、各部族的人们广泛地联络起来,使人们有了统一的“网络系统”进行交流。这个“网络系统”包括(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5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下列可支持此观点的有(  ) ①儒家思想孕育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墨家学说开启“重农抑商”的先河 ③道家学说构成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础 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5分)有学者指出:西汉在继承制的基础上,构处了由中央至地方较为完整的监察系统,以下史料(  ) ①“御史大夫典正法度,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②“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紫奉诏条察州” ③“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 ④“(大夫)专常议论事。苟疑未决,则合中朝之士杂议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1.5分)宋以前,印刷刊行的主要是日历、佛经。宋初,在宋太宗的主持下,并着手编纂一套权威版本的经典文本。至继任的宋真宗时,刊印了《七经义疏》(  ) ①推动了活字印刷术日臻完善 ②促进了儒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③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④强化官营印刷业的垄断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1.5分)如表为《唐宋时期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表(单位:项)》。它表明(  ) 陕西 河南 山西 浙江 江西 湖北 福建 唐 32 11 32 44 20 4 29 北宋 12 7 25 86 18 4 45 金及同时期南宋 4 2 14 185 36 14 63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土地兼并的抑制 C.灌溉工具广泛使用 D.经济重心的南移 7.(1.5分)元代中书右丞卢世荣奏请实行由官方出钱出船、委托商人经营的“官本船”政策,“于泉、杭二州立市舶都转运司……有其利七,商有其三。禁私泛海者,官买之。”元世祖下令“从速施行”。该政策(  ) A.促进了大运河的重新开通 B.通过官营海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 C.表明元朝走向了闭关自守 D.开创了官督商办的股份制经营形式 8.(1.5分)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顶棚特有的一种装饰形式。早期多以藻纹作为装饰,“井者,束井之像也;藻,皆取以压火灾也。”隋代纹饰吸收了波斯图案花纹,《唐会要》中提到“王公已下,合乎古代宇宙观。由此可知,藻井(  ) ①反映了阴阳五行和天圆地方的观念 ②借鉴了古罗马的穹顶式建筑风格 ③其使用遵循了较为严格的等级礼制 ④作为文化遗产应加以传承与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1.5分)明朝工匠吸收战国成书的《考工记》总结的经验,采用初创于商周时期的陶范法,铸成了约46.5吨重的永乐大钟。钟体上“惟愿皇图万世隆”“惟愿人人尽忠孝”等铭文位置醒目。后从宫中移至万寿寺(  ) ①体现了稳固统治和教化人心的主旨 ②说明统治者泰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③反映了手工业技术深厚的历史积淀 ④推动了佛教的兴盛和禅宗的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1.5分)下列史料涉及的制度或政策,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容不可猝革” ②“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③“既破车师……威震西域,遂并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