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40139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1 植被同步测试(基础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31512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一册,基础,测试,同步,植被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1 植被同步测试(基础卷) 一、选择题 (2023高一上·龙华期末)2015年1月9~11日云南景东县哀牢山经历了一次极端降雪事件,累计雪深约为50cm,对森林造成严重破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雪灾对当地森林造成严重破坏的原因(  ) ①亚热带森林,不耐低温 ②断枝压断电线,电力中断 ③树冠大,积雪压断树枝 ④积雪封路,交通瘫痪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林冠对林内具有保温保湿作用。森林破坏后,雪灾发生当年的夏季林内(  ) A.气温降低 B.湿度增大 C.风速减小 D.日温差增大 【答案】1.A 2.D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从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方面进行分析。植被可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降低风速。植被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植被可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植被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枯枝落叶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植被可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为植食性动物提供食物。 1.①云南哀牢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森林不耐低温,雪灾对森林造成严重破坏,①正确; ②③雪灾使大量水汽凝固凝华在树枝上,树枝断裂压断电线,易造成电力中断,但电力中断不属于对森林造成的破坏,②错误,③正确; ④积雪封路,交通瘫痪,不属于雪灾对森林造成的破坏,④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A、林冠被雪灾破坏后,夏季白天林内接受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A错误; B、林冠具有保温保湿作用,林冠被雪灾破坏后,林内湿度减少,B错误; C、林冠可增大摩擦力,林冠被雪灾破坏后,林内风速增大,C错误; D、林冠被雪灾破坏后,夏季白天林内接受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林冠具有保温保湿作用,夜晚气温降低,导致林内日温差增大,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高一上·永吉期末)图为某区域的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植被景观主要分布在(  ) A.热带地区 B.亚热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寒带地区 4.该地植被景观的特点是(  ) A.垂直结构简单,以乔木为主 B.垂直结构复杂,以灌木为主 C.植被种类丰富,多茎花、板根 D.植被秋冬季落叶,叶片有蜡质层 【答案】3.A 4.C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还分布在墨西哥、巴西的东南部、马达加斯加东部、印度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乔木多板状根,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群落分层明显,乔木高大,植物品种丰富;因为天气长期温热,雨量高,植物全年持续生长,造成树木生长密集且常绿。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别发达,叶面附生某些苔藓、地衣,林下有木本蕨类和大叶草本。雨林中的树木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 3.由图可知,该地乔木高大茂盛,有板根现象,林下草本和灌木植被较多,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可知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4.AB、由图可知,热带雨林中以乔木为主,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分布明显,群落(垂直)结构复杂,AB错误; C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热带雨林植被种类丰富,以常绿乔木为主,四季常绿,并有数量较多的藤本植物等,常见茎花、板根等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